从形式上看,综述的基本格式与研究报告的主要区别在于正文内容上。从大的方面看,综述的总体结构也包括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和附录部分的写法与研究报告相同,下面仅对综述论文撰写中差异较大的主体部分作一介绍。
综述的主体部分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结尾、参考文献。各种综述文章之间的差异主要在正文的内容及其小标题的设置。
1.引言。
主要介绍撰写本综述的目的和意义,并由此引入本文主题。有时还可以适当涉及历史背景或理论依据等内容。引言的最后可指示性地提及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果,并由此引入下文。为了区别于摘要和正文中相应内容,在引言中不宜列出具体的数据和结论,只是点到为止。有时还可以说明综述所依据的资料范围,以增加综述的可信度,并有利于读者进一步检索和深入研究。要避免引言部分涉及内容过多、范围过宽。一般没有必要全面涉及所综述领域的历史,也不要把引言写成摘要或小结的翻版或注释。
2.正文。
在正文中把所要综述的实质性内容,有条不紊地进行系统叙述。
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历史脉络、进展现状、研究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等。正文部分写作的基本方法有:对不同问题或问题的不同侧重面,分列在若干小标题下进行;以现有典型研究资料为基础,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得出客观的、综合性的判断,同时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和评论,如果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则更好。读者通过阅读综述文章,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了解。
在综述中需要适当罗列一些文献,但更重要的是还要对文献进行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展望发展趋势。综述的内容一定要有新东西,即能向同行介绍新研究、新进展、新方法,发现新问题,能指出新的研究方向,或发现新的规律等。综述应当客观,如果有相反的研究结果也应提到,不能以自己的偏好而取舍资料;但对不同观点、不同结果,应当进行分析、评论,最好能解释原因,能够将其统一起来则更好。
3.结尾(总结观点、提出问题和展望)。
综述论文的结尾部分的写法没有一定的规范格式,但就常见的写法及比较理想化的情形看,以下内容比较适宜放在结尾部分:总结正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有争议的地方或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展望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概括指出自己对该方面的见解。如果需要,也可对现状进行批判,对进一步研究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结尾中还可以对所综述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表明作者对该主题的观点。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对以往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和介绍,要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检索和阅读后,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并由此提炼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评论以及对今后发展趋势的看法等。所以,文献综述的结尾对论文的水平影响很大,好的结尾往往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现有资料中提炼出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形成新的观点,升华综述论文的主题。
4.参考文献。
综述一般也称为文献综述,这类文章必须引用大量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这类论文的物质基础。所以,一些专家在审稿时非常重视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没有足够的文献搜集,其综述的结果可能不够全面,得出的结论就未必可靠。参考文献着录方法及格式规范与研究报告的要求相同,具体参见本章第二节中的相关内容。此外,在搜集和着录参考文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献必须是自己看过全文的,为此,在标注参考文献时应标注完整。如果缺少页码或作者不全等,会使人怀疑你并没看过原文,可能只是从其他文献中转摘过来的文献。
(2)注意被引用文献的科学性。主要文献应是反映最新情况的近期文章,并且一般以学术期刊论文为好。学术文献一般经过专家审稿,其学术质量有保障,是综述可以引用的主要文献源。对其他文献资料,如科普性期刊、某些技术类期刊上的文章,一般是没有经过严格的专家审稿的,其学术质量难以保证,所以一般不以这些期刊上的文献作为综述的主要依据。
(3)着录的文献数量要足够多。因为文献太少,不足以全面反映情况,所得的结论可能片面。同时,综述的参考文献还应当全面,要涉及所综述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于有正反结果的情况,综述中也应有所反映。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综述涉及的参考文献应当包括国外文献资料,能充分包含国外研究现状的综述论文,比较容易被国内期刊发表,而能全面综述国内研究情况的综述,尤其是一些中国的特色领域,则比较容易为国外期刊所录用。
(4)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要符合国家标准。一般采用顺序标注法,即在正文中需要引用某观点或资料的地方,用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明该参考文献的序号,同时在论文结尾处列出该参考文献的完整项目内容。参考文献列出的项目及其顺序是:责任者(作者)一文献题名一文献出处。此三部分之间用圆点”.“分隔,并在文献题名后附上带方括号的文献类型标识符([J]、[M]等)。作者只列出前3名,各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超过3名的部分,以”,等“或”,et al“代替。各种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稍有区别,具体可参见研究报告一节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