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国家经开区管委会大楼设计探析
发布时间:2019-10-15
建筑因为活动而存在,建筑为环境而创作,当面对一个完全的新区如何寻找建筑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建立新的场所感,以及为后来的建筑寻找一个积极的坐标,把单个的建筑介入到城市,架构到街区,街区建筑的提出是新海连大厦建筑创作的核心重点。而实际上同时面对的是一个带有政府职能的办公建筑,太多城市新区对称的官式建筑极大割裂了城市空间的延展性,看似有轴线、有广场……,其实城市空间因此而孤立,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失落的城市空间,如何说服业主打破思维定式,这是建筑创作之外的心理纠结,更何况这是一次竞赛投标。
1. 项目
新海连大厦位于花果山大道和黄海大道交叉口地块,花果山大道是连云港联系滨海的城市新轴线,道路尺度很大,红线宽为 100 米。该区域规划定位为连云港国际服务外包区,新海连大厦建筑是该区域的首期项目。
地上建筑面积约 46000 平方米,其中企业办公约 16000 平方米,行政办公约 10000 平方米,行政审批中心 3000 平方米、人才资源市场 1200 平方米,硅材料和高性能纤维检测中心面积为 5000 平方米及其它配套(食堂、邻里中心、健身中心、展示、招商、商务管理、容纳600人会议等)12000平方米。
秩序 1--基准线和尺度
基准线为理性所必须,为几何学的精神,为创造秩序提供条件,是反任意性的一个保证。
基准线是一种手段,控制城市尺度以及界定城市空间。
本设计基于基地本身围绕滨水空间所赋予空间的尺度和形态,通过路径、交通和视觉创造基准线,构成格网的街区系统。
秩序 2--基准面和场所
基准面包含着空间体验的实体。
基准面视同为界面,尤其在新区空旷的境地内,需要连续、强烈的实体来再现传统都市的肌理和密度。
本设计基于东南侧均有大尺度的景观视野(花果山林荫大道和开阔的水面),企图在相邻可建的基地周边形成完整的界面来诠释都市街区的内涵,从而获取都市景观的层次。
秩序 3--基本体和形态
基本体和风格毫无关系,体块从始至终演绎着建筑的美学。
基本的形式是美的形式,是光线赋予的,我们可以辨认得一清二楚。
传统的工业建筑体现了体块的精确性,作为高新产业也是工业建筑的一种,本质上是从工业走向后工业时代的产物,而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质是从“工厂”走向“办公室”.
本设计希望借由直线、自明性强的基本体块出发,衍生组合的模式来适应不同建筑内容的需求。
2. 地域性--形态的演绎
海与水晶:连云港地域性特征体现在滨海,盛产水晶,建筑表皮立意来自具有几何感的晶体结构,简洁纯净的建筑造型能体现滨海气质和晶体结构;神话:连云港地方文化体现在花果山和西游记神话,体块组合立意来自魔方神韵,通过体块转折、交错和穿插营造不同角度,不同组合以产生不同变化建筑形体的体验;礁石山:连云港地域形态特征是礁石山,体现和表达的是力量支撑,建筑通过体块组合以展示垂直和水平向度的力量之美。
3. 平面系统--开放建筑
整体的空间设计体现可持续和开放建筑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七点:
全朝向:基地整体呈西南朝向,L 形的展开面正好是极佳的东南朝向。
全景观:L 形塔楼获取了滨水和花果山城市林荫道的景观氛围。
全明:建筑采取九宫格的空间设计原则,所有的辅助空间包括卫生间和楼梯均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办公环境舒适性:辅助空间全部沿西和北面布置,东南向办公空间具有极强的舒适性。同时通过空中花园营造立体花园的办公环境,体现可持续设计。
动线高效性:通过分区设置和管理电梯,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动线。
消防兼货梯的地面单独出入口,有效的解决了客流和货流的交叉。
空间划分弹性:辅助空间边置,形成连续的办公空间可分可合,适应不同企业办公的需求。
开放式底层空间:把室外空间延续到室内,再通过中庭和自动扶梯延续到建筑二层,开放和流动的入口层空间的营造突破了传统办公楼独立门厅的模式。
4. 立面系统--逻辑再演绎
连云港是滨海城市,风环境对窗户使用方式的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创造性提出外平推窗的开启方式,可有效的阻止正向风的压力对室内的影响。同时该窗户开启的方式构成的错落感与形体的组合关系形成统一的立面逻辑。并通过大片通透的隐框玻璃幕与明框幕墙两种纯净简约的表皮系统形成体量的凹凸变化,有着丰富的光彩及雕塑感。
1. 项目
新海连大厦位于花果山大道和黄海大道交叉口地块,花果山大道是连云港联系滨海的城市新轴线,道路尺度很大,红线宽为 100 米。该区域规划定位为连云港国际服务外包区,新海连大厦建筑是该区域的首期项目。
地上建筑面积约 46000 平方米,其中企业办公约 16000 平方米,行政办公约 10000 平方米,行政审批中心 3000 平方米、人才资源市场 1200 平方米,硅材料和高性能纤维检测中心面积为 5000 平方米及其它配套(食堂、邻里中心、健身中心、展示、招商、商务管理、容纳600人会议等)12000平方米。
秩序 1--基准线和尺度
基准线为理性所必须,为几何学的精神,为创造秩序提供条件,是反任意性的一个保证。
基准线是一种手段,控制城市尺度以及界定城市空间。
本设计基于基地本身围绕滨水空间所赋予空间的尺度和形态,通过路径、交通和视觉创造基准线,构成格网的街区系统。
秩序 2--基准面和场所
基准面包含着空间体验的实体。
基准面视同为界面,尤其在新区空旷的境地内,需要连续、强烈的实体来再现传统都市的肌理和密度。
本设计基于东南侧均有大尺度的景观视野(花果山林荫大道和开阔的水面),企图在相邻可建的基地周边形成完整的界面来诠释都市街区的内涵,从而获取都市景观的层次。
秩序 3--基本体和形态
基本体和风格毫无关系,体块从始至终演绎着建筑的美学。
基本的形式是美的形式,是光线赋予的,我们可以辨认得一清二楚。
传统的工业建筑体现了体块的精确性,作为高新产业也是工业建筑的一种,本质上是从工业走向后工业时代的产物,而服务外包企业的实质是从“工厂”走向“办公室”.
本设计希望借由直线、自明性强的基本体块出发,衍生组合的模式来适应不同建筑内容的需求。
2. 地域性--形态的演绎
海与水晶:连云港地域性特征体现在滨海,盛产水晶,建筑表皮立意来自具有几何感的晶体结构,简洁纯净的建筑造型能体现滨海气质和晶体结构;神话:连云港地方文化体现在花果山和西游记神话,体块组合立意来自魔方神韵,通过体块转折、交错和穿插营造不同角度,不同组合以产生不同变化建筑形体的体验;礁石山:连云港地域形态特征是礁石山,体现和表达的是力量支撑,建筑通过体块组合以展示垂直和水平向度的力量之美。
3. 平面系统--开放建筑
整体的空间设计体现可持续和开放建筑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七点:
全朝向:基地整体呈西南朝向,L 形的展开面正好是极佳的东南朝向。
全景观:L 形塔楼获取了滨水和花果山城市林荫道的景观氛围。
全明:建筑采取九宫格的空间设计原则,所有的辅助空间包括卫生间和楼梯均能自然采光和通风。
办公环境舒适性:辅助空间全部沿西和北面布置,东南向办公空间具有极强的舒适性。同时通过空中花园营造立体花园的办公环境,体现可持续设计。
动线高效性:通过分区设置和管理电梯,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动线。
消防兼货梯的地面单独出入口,有效的解决了客流和货流的交叉。
空间划分弹性:辅助空间边置,形成连续的办公空间可分可合,适应不同企业办公的需求。
开放式底层空间:把室外空间延续到室内,再通过中庭和自动扶梯延续到建筑二层,开放和流动的入口层空间的营造突破了传统办公楼独立门厅的模式。
4. 立面系统--逻辑再演绎
连云港是滨海城市,风环境对窗户使用方式的舒适度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创造性提出外平推窗的开启方式,可有效的阻止正向风的压力对室内的影响。同时该窗户开启的方式构成的错落感与形体的组合关系形成统一的立面逻辑。并通过大片通透的隐框玻璃幕与明框幕墙两种纯净简约的表皮系统形成体量的凹凸变化,有着丰富的光彩及雕塑感。
上一篇:当前博物馆建筑功能分区探析
下一篇:“新陈代谢”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