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硕士论文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突出实践性,毕竟语文论文是要应用到实践上去的,而每一篇论文的写作,都少不了开题报告的写作,那么语文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该怎么样写呢,下面我们就从下面范文中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1 课题论证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两大世情小说《红楼梦》、《金瓶梅》.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学术热点.被称为中国第1奇书的《金瓶梅》从106世纪末问世后,研究者1开始不是很多,但是随着中国学术的从古典向现代转型,随着小说价值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对《金瓶梅》的研究渐渐的由微入深,被学术界称为"金学".并受到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如今的外文译本有英、法、德、意、拉丁、芬兰、俄、日、朝、越、蒙等10几多种文种.对其做出了各方面的重大研究,并称其为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1个伟大的创新.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并对其的创作时代、作者,及其所要暴露的社会矛盾和小说中所剖视扭曲的人性、悲剧性,性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运用,并对其形成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10分明显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红楼梦》是《金瓶梅》的1个重大的突破.引起了众多的人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了1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红楼梦》在国外有多种的译本:英、法、日等10几种语种的译本.并且国内外众多的评论者对其版本、作者,以及其的社会悲剧,人生悲剧,爱情悲剧,人物性格,个性化的文学语言,写实与诗化的融合,浑融1体的网状结构做出了大量的归纳和探究.然而,贾宝玉与西门庆作为是《红楼梦》和《金瓶梅》的两位男主人公.国内外的众多评论者都对其2人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现实原型,性格内涵,性的体验,个人悲剧等都做出了归纳和探究.《红楼梦》作为是《金瓶梅》的1个延续、1个发展,它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有着1定的联系,对其2人的研究在今后应趋向于2人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的诠释及分析.
(2)现实意义
《金瓶梅》作为是中国的第1奇书,自问世以后,就为中国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才子佳人的故事和家庭生活为题材描摹世态的及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用讽刺笔法来暴露社会黑暗的两大派系.而《红楼梦》在批判的继承了《金瓶梅》的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经验后又有了重大的突破.成为了世情小说最伟大的作品.在"54"文学革命者做出了新的评价,鲁迅等阐述了《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杰出成就后,使《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回归.直到现在,《红楼梦》、《金瓶梅》仍是许多作家永远读不完、永远值得读的好书.成为中国作家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的不可多得的借鉴品.然而,探讨两大名着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与西门庆的悲剧性,可以对两大名着中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悲剧更好的认识和了解,以供后人借鉴.从而启发后世的世情小说的创作,使今后的世情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悲剧性达到1个更高的巅峰.
2 方案设计
(1)总论
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从《红楼梦》与《金瓶梅》题材类似的角度引出中心论点.
(2)分论
全文分3个部分
第1部分:阐述西门庆的悲剧性
西门庆1个市井无赖、流氓、淫棍,1个精明的商人,靠着他对金钱的占有肆意的挥霍、放纵,以自我为中心来实现他对肉欲放纵,及其通过金钱获得了强大的权利,随意的鄙弃人间,在此背后所体现出的社会的黑暗、腐败.构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悲剧、人类悲剧、男人的悲剧.
第2部分:阐述贾宝玉的悲剧性
贾宝玉1块晶莹剔透的宝玉1个显耀的贵族,他的个性、他的自我、他对女孩子的尊崇迫使他与封建传统相背道.他作为荣国府的唯1继承人,他肩负着荣国府的全部希望.但是他自身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了"大逆不道的不肖子."
第3部分:论证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与贾宝玉、西门庆的悲剧性
传统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观,在贾宝玉与西门庆的行为中被肆意的践踏,新兴的与传统的极大的对立,但是封建的旧势力是无比强大的,最终,贾宝玉是失败的,西门庆是失败的,形成1个永恒的悲剧.
(3)总论
总括全文,证实论点
语文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1.社会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苏南城镇已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高位发展的区域经济使教育现代化成为可能.近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以及成本增加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如何与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
1.2.新课改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整合了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课改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这为学习者学习除了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它可以更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区别于课堂教学直接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1.3.学校研究背景
我们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十一五"期间选择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在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下,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为核心,精心组织,大力开展课题培训,落实子课题的过程研究,确保课题实施的有效性.用陶行知先生关于艺术教育、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我们搞好艺术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的响应,社会的认可."十二五"期间,学校希望继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学陶师陶工作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相整合,拓宽办学思路,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实践相结合,探索苏南小城镇运用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途径.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不要被围墙围起来,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学生应该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身心感受大自然.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思想,体现了重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样一种基于学生个体的经历、兴趣与体验、把握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思想,促进学生多样化、有个性、有创建、愉快地成长.这与新课改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读和运用,可以丰富学校的课程菜单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内容、实施手段和评价方式,也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落实.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的整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深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做法和理论价值,研究陶行知关于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来进一步指导学校的艺术特色教育建设和学校文化的建设.并且我们希望通过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教育"的思想,与我们更多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促进全校师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1.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价值研究》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创造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现代价值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雄辩地论证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依旧有着很强的、现实的指导作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该课题没有就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需要教育、教科工作者通过深入的实践、研究活动进行完善和补充.
2.全国许多基层学校也就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运用等课题进行过研究、实践,如上海的宝山区教育局、上海的行知二中、杭州的行知小学等,以及我们江苏省陶行知实践学校开展的一些陶研课题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在道德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实践、研究,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在教学实践方面虽然有涉及,但未见有系统的、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教学实践、教学案例等方面的重大成果.
3.在日本等国也有专门的陶行知研究会,日本的陶行知研究,始于1935年.在这一年的元旦,在日本东京池袋"儿童村生活教育研究会"编的《生活学校》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华民国的新教育--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动向(一)》的文章.这是日本第一篇评价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文章,从而拉开了日本陶行知研究的帷幕.目前在德国也有人在从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真人"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思想不仅是过去,而且是现在和将来,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教育境界和努力目标.
2.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观念.
3.皮亚杰的同化和顺应理论
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的先导.他指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人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
4.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四、课题研究程序
1.课题申报阶段
通过调查研究,成立课题组,组织学习相关文献,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邀请教育专家、上级陶研会等相关领导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开题认证.
2.行动研究阶段
2.1实施准备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现在师生所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种种误区,收集、分析处理前期收集资料.认真分类、分析、梳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2.2课题实施阶段
选择有效的实施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并结合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手的资料.认真总结各子课题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讨、专家引领等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3.课题总结阶段
对实践中采用的实施方式进行收集、分析、提炼、归纳,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五、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实践法等研究方法.
六、实验内容
1.研究目标:继承传统教育思想,结合当前教育形势,丰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培养一批根植于陶行知教育思想肥沃土壤、又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教师;构建面向现代社会,探索有效方法和实践模式,逐步建立顺应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和学科教学新机制、新方法、新体系.努力追求"以学生健康、主动、快乐发展为本","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发展目标,真正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的至高境界.
2.研究思路:深入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发掘和系统整理陶行知教育理论,深化对陶行知教育思想内涵和价值的认识,吸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华,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日常学科教学实践相整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研究价值
在陶行知的"爱满天下"、生活教育论等思想指导下,主要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等活动,逐步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倡导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育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风范,通过师德教育内化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校教师中形成了一个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良好人际环境.
实践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哲学思想.在行与知的关系上,综合提高教师素质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充分发展学校实验基地,实践基地,教育基地的作用;实践陶行知先生"手脑相长,脑体结合"的教育论,研究和探索"三主同心、三步同行、三者同用"教学模式(三主同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线;三步同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方法运用的优化、综合能力的提高;三者同用:动脑、动手、动口.);实践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探索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新的功能,整合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还课堂给学生,还自由给学生,还幸福给学生.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方面的地位、作用;
(2)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创新研究;
(3)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应用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
5.子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
(1)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学校师德建设的研究 张留华
(2)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综合实践活动关系的研究 朱 伟
(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艺术特色教育整合的研究 李伟民
(4)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俞建华
(5)生活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学实践整合的研究 钱伟春
(6)以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叶宏斌
(7)"教学做合一"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案例研究 平志明、吴文梅、顾晓芳、陆庆元
七、研究步骤
1.准备、申报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A、通过调查研究,成立课题组,组织学习相关文献,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B、开题认证.邀请教育专家、上级陶研会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到校,对课题的实施进行开题认证.
2.行动研究阶段(20X年11月-20XX年12月)
第一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5月)
A、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现在师生所关心的问题和存在的种种误区,认真分类、分析、梳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B、收集、分析处理前期收集资料.检索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处理.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1)实施和检验.选择有效的实施策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尝试,并结合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升,及时收集整理第一手的资料.
2)认真总结各子课题的经验和教训,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讨、专家引领等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