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术论文要求译成英文的论文要素有: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及联系地址、摘要、关键词、正文中图和表的主要信息(如图和表的标题、坐标轴上变量的名称、图例和注解等)。这些英文信息或附在文后,或附在文前,表和图中的英文则以中英文对照方式在文中相应部位列出。
写好论文中英文部分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国际交流。英文部分写作的质量对学术期刊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本高质量的、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地道和专业的英文表达是必需的。英文摘要更具有对外交流和传播科学技术的作用。英文部分的写作质量是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对稿件录取起到重要作用。国内来稿中英文部分是问题最多的部分之一,审稿专家和编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提出修改意见,有时对那些不合格英文部分的修改比重新翻译还费时间。所以,英文部分写得正确流畅、地道和专业,能给审稿专家和责任编辑以良好印象,减少编辑的工作量,从而十分有利于稿件的录用。
一、英文标题的译写。
由于标题的特殊性,它们与严格的英文文法不尽一致,但符合国际惯用,适合鲜明、精练地表达文章内涵。
标题一般以一个短语,尤其是名词性短语为好。常常以一个或几个名词为中心,根据所要表达的意义在中心词前后进行修饰。避免用句子形式表达,也不宜采用动词词组结构,如果有必要,也应把开头的动词变形为非谓语形式,即动名词的形式。
英文标题的写法一般可以分两个步骤:首先确定中心词,然后以限定性词或短语修饰中心词。
(1)确定中心词。中心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从中心词的角度,可以把英文标题大致区分为如下2种情况:
一种是以表达研究目标、结果或对象的,其中心词是不具动词性意义的名词。例如:
例1:Differences in Composition and Dynamic of Insect and Mite Community Among Three Types of Tea Gardens(三类典型茶园昆虫和瞒类群落组成和动态的差异)。
这里的中心词是“Differences”.
例2: Optimal Water Condition Greenhouse Manufacturing Administration for Teaings Under(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
这里的中心词是“Condition”.
另一种情况是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个动作概念,如要表达研究过程、研究途径或方法等,此时需要把这种动作以动名词或分词的形式将其名词化,例如:
例3: Preparation and Mass Identification of Flavonol Gly-cosidesin Tea Seed Flakes(茶籽饼粕中黄酮营的制备与MS鉴定)。
这里的中心词是“Preparation and Mass Identification”.
例4: Determination of Theanine in Tea by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Detector(高效液相色谱一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茶叶中茶氨酸)。
这里的中心词是“Determination”.
上述两种类型的标题中,第一种情况的中心词表达文章的主题显得更直接明了,所以应尽量使用名词作中心词。
(2)选取限定的词或短语。确定了中心词以后,对于其他要表达的含义可以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来达到。例如在上述例,中,用“in Composition and Dynamic·一”来修饰中心词“Differences”的具体内容,并用“Among Three Types of Tea Gardens”来进一步限定该研究的范围。
标题中用于限定中心词的常采用介词短语、形容词、现在分词(短语)、过去分词(短语)、复合词、不定式短语、名词和动名词等。
采用介词短语:在上述例2中采用了介词短语“UnderGreenhouse Manufacturing”来修饰中心词“Condition” .
采用现在分词:例5: Soil conditions affecting seedling rootgrowth of tea plant(影响茶苗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这里用现在分词短语“affecting·一”来修饰中心词’“conditions”
采用复合词:例6: cell-to-cell transport of proteins during plantdevelopment(植物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在细胞间的运输),这里用复合词“cell-to-cell”来修饰中心词“transport”.使用复合词可以使标题的句子结构变得更为简洁紧凑。
此外,修饰和限定中心词的常用结构还有:不定式短语、名词和动名词结构、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短语,等等。
(3)英文标题的大小写及斜体问题。目前主要有3种方式:全部字母大写、主要词首字母大写、句首字母大写。从拉丁文借用过来的词应写成斜体,如et al.对于生物的学名,属以上名字的首字母要大写,种以下名字要全部小写,生物的属以下的学名全部用斜体书写。例如:Camellia sinensis.
(4)其他常用译写技巧。出于检索准确性和排序的考虑,英文标题开头一般不用A,下he等冠词。
标题的长度一般宜控制在15个单词以内,或以不超过,0个实词为宜。然而具体到某一论文时,为了鲜明表达主题,并突出其在某方面的创新点,有时会出现较长的论文标题,对此应当以内容表达为主,同时尽量考虑标题的简洁。
考虑到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以及要使结构紧凑、简洁明快,应尽量去掉不必要的“Study of”, “Research of”等词语,可以直接写出所研究的内容。
例如:“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Content Tea Catechinswith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吸附树脂法制备高纯儿茶素的研究)可改为:“Preparation of High Content Tea Catechins with 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
以数字开头的标题中,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而应用英文基数词。
在中文标题中常用破折号来连接主标题和副标题,在英文标题中则应采用冒号来连接。
二、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的英译。
作者署名的翻译,以前的普遍做法是按英语国家的习惯将名放在姓的前面,并常在署名前加上衔头。例如把作者“朱永兴”译成“Prof. Yong Xing Zhu”,有的还把姓名简化为首字母加缩写点,例如上例可能被写成“Prof. Y. X. Zhu”.在有多个作者的情况下,国外的署名往往把最后两个作者用and连接起来。这些署名方式尽管流行,但并没有规范,缺乏统一性,没有法规依据,结果给文献检索等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中国发表学术论文必须执行中国的国家标准。中国汉族人的姓名要按汉语拼音音译方式来翻译,姓在前,并且全部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均小写,双名的两个词用连字符连接,双姓也要译成一个单词,且全部大写。例如:
作者“朱永兴”应当译成“ZHU Yong-xing”,而不是“Yongxing Zhu”.
作者“王林”应当译成“WANG Lin”,而不是“Lin Wang”
作者单位名称及地址的英译,一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排列顺序为:作者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省名、国名。例如:“Tea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Hangzhou 310008, China”(中国茶叶学会,杭州310008,中国)。
我国的地名,除西藏(Tibet)、香港(Hong Kong)等少数例外,都要用汉语拼音拼写。例如:Beijing, Shanghai. Taiwan等。
地名的各个汉字的拼音之间有两个元音字母相连的,需要用撇号分隔,例如西安要译写成:Xi'an.
有些单位已经具有固定的标准英文名称,对此应当以法定的固定英译名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