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发布时间:2019-10-15

第 1 章 绪论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1.1、研究缘起

  1.1.1、社会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方式和居住需求已逐渐从“量”向“质”的方向发展,城市社区建设正朝向多元化、复合化发展。在大规模商品住宅开发建设背景下所形成的封闭社区模式和空间组织,是我国过去几十年居住社区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当时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变迁,封闭社区模式和空间组织暴露出众多的问题,封闭社区巨大的占地规模和封闭式管理,其自身的隔离性、私有性、异质性,导致城市空间碎片化、以及社区与城市空间的相排斥等等,破坏了城市交通网格的连贯性,其对城市道路的阻隔也是造成中国城市严重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忽略了道路密度的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道路尺度无节制的增加导致宽马路成为中国城市交通的典型配置,使得交通拥堵,街道生活消失,公共资源被掠夺,极大的抑制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面对封闭社区模式带来的社区建设和城市交通等诸多压力,探索具有开放性、混合性、多样性及可持续性的社区发展模式,是当前城市和社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开放社区作为我国社区模式的一种修复和补充,其混合开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社区封闭所带来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解决思路。通过推广街区制,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路网布局,可有效提升城市可达性,增加路网微循环能力,便于解决城市存在的道路问题,有利于提高路网效率,缓解城市拥堵,扩充居民丰富的公共空间和社区生活以及交通出行的多样化。因此,对开放社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1.2、政策背景

  2014 年 10 月 1 日,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主持编制的《绿色住区标准》正式施行,其在总则中明确提出了开放性社区及城市街区的概念,随后2016 年 2 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社区。已建成的住宅社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

  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意见》在指出传统封闭住宅社区弊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开放性社区及城市街区的概念,提倡社区对城市开放,打开封闭社区,打造开放的社区公共领域,使其社区内的绿地资源和服务设施与城市共享,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功能和配置社区资源,使社区融入城市,提供交往空间,创造怡人环境等,构建一种城市与社区和谐统一的、节约型、可持续、多功能、高效率的社区发展模式。同时实现社区内部道路公共化,建设“窄马路、密路网”为布局理念的级配道路网系统,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和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实现开放社区。

  《意见》指明了开放社区是未来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开放社区的推广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既有来自法律,社会习俗方面的困惑,也有来自理论和技术层面难度。以往的封闭式社区规划,只从建筑设计专业单一领域思考社区自身及其各组成系统,而缺乏从城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商业规划、景观设计等宏观层次上综合考虑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在城市形态、道路交通、功能组织、社区发展等许多方面矛盾丛生。如何加强开放社区的规划设计涉及到诸多方面相互协调。《意见》虽然指明在新建社区中推广开放社区,但对如何设计并未提出具体措施。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新建开放社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当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在基于国内外规划建设的基础理论,借鉴国内外开放社区成功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状况,提出开放社区设计的具体规划策略,一方面将城市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商业规划、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的一个生态系统,与住宅社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以居民的行为习惯和活动内容为纽带,利用开放性营造交通出行的选择多样化、公共设施的资源共享、公共场所的空间融合,为城市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对于破解城市难题提供有效途径。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生活空间,具有高效率的,可持续的,安全的,健康的,具有人性的城市空间,是人们理想的人居环境。在宏观层面上,社区模式与环境质量成为城市发展及物质形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人际社交、社会信息化等社会变化,引发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多样化需求,居住者对于社区环境的景观功能性、可持续发展、人文社交、交通出行、空间舒适性以及社区的归属感等城市居住环境需求提出了新要求,对多元化居住模式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居住社区的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社区规划的思想及理念,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开放社区中的相关理论,突破原有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在新的视角下,从更加全面和广泛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社区发展新模式,以正确把握社区的本质内涵,并且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开放社区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放社区发展模式,提出新建开放社区的规划设计策略,为开放社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使开放社区适应人们的需要,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一种经验和借鉴,以促进和谐、自然协调的人居环境发展。

  1.2.2、研究意义

  作为城市社会的重要基础,社区规划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街区制的推行,城市社区正在经历由封闭社区向开放社区的转型与变革,开放社区的异质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给开放社区的规划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系统分析研究街区制理念下开放社区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寻找开放社区规划设计的突破与创新,是当前开放社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实践和重要研究课题,研究探索街区制理念下开放社区的设计策略,是解决开放社区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开放社区设计策略的提出,对于完善了城市城市和社区规划理论内容,指导开放社区的实践,推动开放社区政策的落实和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3、国内外学术研究综述

  1.3.1、国外学术研究综述

  西方发达国家于上世纪开始对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的研究,其理论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早在 1961 年,雅各布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以芝加哥、纽约等美国大城市为例,通过对缺乏考虑人类行为和生活习惯的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框架分析,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发现“街道眼”,并反对大规模计划[1]。1970 年,“精明增长”理论提出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以保证在城市增长和保持社区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的、高效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1980 年,新城市主义在美国兴起,试图在经济、交通、人口、种族等更为广阔的领域,研究和探索有关城市改造与新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以解决郊区蔓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及环境问题。

  1990 年,为了避免城市不断蔓延、节约现存的土地与能源,提升整个城市运行效率,欧洲社区委员会提出“紧凑城市”的城市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利用较少的城市用地来满足各种城市活动及城市功能;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做到资源充分利用;扩大混合区的人口密度,以提升城市活力,从而更好的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1996 年,美国新都市主义协会的《新都市主义宪章》认为高密度的紧凑社区和建筑功能的混合性更能提高不同阶级居民的社交频率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2]。

  扬·盖尔的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根据人们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交活动和公共空间质量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并从宏观城市、中观社区和微观尺度上,提出可以促进社会性活动发生的不同层次[3]。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在城市设计中引入环境心理学概念,以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进行实例调查研究,并提出区域、路径、标志物、边界、节点等城市意象五要素[4]。

  奥斯卡·纽曼从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概念拓展到“领域所有权”,通过自然监视、领域感、环境印象和周围环境这 4 个基本非实质环境要素研究,建设了可防卫空间的理论。法国建筑师鲍赞巴克在“开放街区”理念中提出,打开传统街区的封闭模式,在“区块一街区一建筑”的传统布局结构体系增加向外界开放的渗透关系[5]。

  2001 年,Peter Calthorpe 在《The Regional City》一书中,结合实例从居住、交通、税收、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城市蔓延到宜居社区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功能混合的提倡实现宜居社区的建设[6]。2006 年,Adrienne Schmiz 在《Creating Walkable Places:Compact Mixed-Use Solutions》一书中探讨了新城市主义背景下高密度城市空间里如何营造居民适宜的步行环境以及对符合居民生活实际需要的多元化混合功能的设计定位。2007 年,Peter Jones 在《Rediscovering Mixed-Use Streets》一书中基于对城市街道混合功能的类型调研和居民的使用评价,结合城市和社区人文等因素对街道混合功能进行可持续研究[7]。

  2012 年,Ching I Wu、Yi Yen Wu 和 Cheng Chih Liu 在其发表的《Value Evaluation System for Urban Design Review》一文中,从建筑的丰富性、功能的混合性、生态景观多样性、交通便利、社会和文化、可居住性,经济和工业的可持续性等因素,构建和完善生态系统的城市设计评价体系,以解决城市问题[8]。

  2013 年,Todd BenDor 在《Land Use Policy》中发表的《Modeling parkdevelopment through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simulation》中,利用居民对公园的位置建议和环境设施需求的大数据上,将社区公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利用住宅公共空间建立起让周边居民都能共享的公共空间[9]。

  2015年,S. Yasmin Sofia Hussain在《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中发表的《Knowledge Integra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Open Space》中论述了景观空间设计在开放社区的重要性,并探索了开放社区中景观开放化的设计手法[10]。

  2016 年,Aaron Hipp; Alyssa Bird, Margaret van Bakergem, Elizabeth Yarnall 在《Preventive Medicine》中发表《Moving targets: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public spaces via open streets in the US》,该文章发现开放式街道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居民的喜爱[11]。同年,Caroline L. Davey 和 Andrew B.Wootton 发表于《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的《Integrating crime prevention into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中,该论文通过对欧洲犯罪案例进行环境研究和实地访问,总结出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结合环境进行预防犯罪规划和管理的创新方法和重要性[12]。V.L. Vorontsova 和 D.V. Salimgareev2016 年在《Procedia Engineering》中发表了《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and Spaces with the Mixed Functional Use》,探讨了城市混合使用的原则,对混合使用区域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与混合使用区域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造舒适的城市环境,论述了紧凑城市的基本原理[13]。

  2017 年,Qian Liu、Guoqing Li、Xiaokang Hu 在“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Energy,Civi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MATECC 2017)”发表了《Study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Area Roa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lock System》,介绍了推广街区系统的目的是开放封闭住宅区和单元庭院,实现内部公路网的共建,解决路网布局问题[14]。

  1.3.2、国内学术研究综述

  在国内城市设计学术界中,学者们由原来对封闭社区的批判逐渐转移到对开放社区的提倡建设,认为开放社区的建设才是解决我国当前城市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对封闭社区缺陷的弥补方法。

  2002 年,王受之着《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中,对我国不同时期社区模式的类型和发展进行梳理,提出新都市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开放式的社区模式。2003 年,王彦辉在《走向新社区》中,剖析了城市居住模式的特征本质,并对城市型社区提出整体营造设计原则和策略方法。2006 年,杨德昭在《新社区与新城市》中提出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建设和封闭社区模式威胁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并引用国外新兴的社区理论和设计模式为我国社区模式发展提供借鉴作用[15]。2008 年,杨靖、马进在《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中》中,提倡应建立社区设计模式与城市设计的互动关系,并综合考虑交通道路、公共配套设施和景观绿化等城市职能设计需求。2011 年,钟力在《混合使用型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中提出社区功能混合设计的必要性[16]。

  2013 年刘大威在《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中,根据“宜居社区整体营造”设计理念,总结宜居型城市社区的设计原则和实践手法,为后期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价值[17]。

  2006 年,朱怿在《从居住小区到居住街区——城市内部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探析》一文中总结了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设计学三个学科在社区规划方面的理论进展,实例调研分析了北京市代表性社区,提出了从居住社区转变为居住街区的规划设计模式。顾磊在《社区:封闭还是开放》客观诠释了社区开放与否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同年,于泳在《“开放街区”规划理念及其对中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启示》一文中,从国外开放型街区模式中透析出适合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指导和参考经验,并在《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一文中,理清了城市规划与街区型住宅模式的关系,并从住宅单体设计以及户外环境空间设计对街区型住宅模式展开研究和设计。2007 年,聂铭在《可持续的城市街区型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分别从宏观的资源共享机制、中观的城市协调职能、微观的人文居住环境三个层面论述了城市与社区相互可持续发展的共存关系,并提出街区型住宅相对应的设计原则和手法策略。李军在《解读中央花园与风华天城住宅小区》中辩证诠释了城市社区开放与封闭之间的利害关系。2008 年,梅策迎在《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整合设计的探索——以深圳华侨城为例》中,提出封闭式社区道路的打开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根本途径。2010 年,周扬在《与城市交通空间发生行为互动的住区界面设计》中指出,开放社区有利于加强社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增强社区活力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打造城市与社区的一体化[18]。袁野在《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以北京为例》中,提出社区边界开放性设计有利于调节社区与城市之间的关联性和渗透性,以及当前边界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9]。尤娟娟在《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一文中,从社区管理制度、公共政策、设计理念等方面探讨街区型社区在我国的设计策略[20]。2012 年,王红卫在论文《城市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研究》中,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现状的思考,提倡在城市中心区发展居住街区模式,并对塑造居住街区的空间布局提出相应策略[21]。同年,徐振宁在《中外对比视角下的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思考》中,提出封闭式社区阻碍了城市次干道与主干道的交接,导致次干道不能发挥应有的交通疏散作用,进而演变成由主干道承担整个城市的交通荷载,导致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22]。

  2017 年,谭健妹、刘金成在《基于小街区制的合理路网密度探讨》一文中,基于街区尺度与路网密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最适宜居民生活出行的街道间距为 100-200m,路网密度为 10-16 km/km2,社区占地规模为 1-2.4 hm2[23]。

  2018 年,王灿在《基于街区制的新住区规划探索》中,提倡利用街区型社区实现封闭式社区向街区型社区过渡转变,以解决当前中国居住社区引发的社会问题[24]。同年,闫臻《封闭,抑或开放:街区制的欧美经验与中国镜鉴》归纳分析了柏林、巴黎、伦敦、波特兰等欧美典型街区制城市的城市规划、路网结构、社区模式、土地开发、街区活力等方面特征,提出中国开放社区建设应与城市路网协调发展,强调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人文需求相融合[25]。

  综上所述,国外在开放式社区理论研究上有相对成熟的成果,而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设计理念与建设实践多在宏观方面做了研究,但是在具体的规划设计,空间营造上及设计手法仍有不足。本研究从街区的开放性设计入手,并对建筑功能的混合、公共设施的共享互补、景观系统的开放连续等方面进行展开研究。

  1.4、研究对象和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街区制背景下住宅社区的开放化设计。考虑到我国社区问题的复杂性,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于“新建”社区,不包括已建成社区的改造和更新等方面问题。

  本文以社区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研究、基本特征、发展历程的梳理,从道路系统、街区单元、景观空间、配套设施等方面对国内外开放社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开放社区在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开放性设计策略和相关经验借鉴,归纳开放社区的基本特征,提出开放社区在形态结构及空间布局、界面、景观、共享设施等方面的开放性设计策略,为开放社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针对性的规划及设计策略,为促进社区与城市的融合和共享,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价值。

  1.5、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研究方法

  (1)文献引证法

  通过大量査阅和深入研读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国家相关政策和文件,结合相关研究理论与实际案例,系统研究开放社区相关理论,以对本项研究有一个深入整体的把握。从而使本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角度等方面保证整体性和超前性,以及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性。

  (2)归纳分析法

  在大量文献阅读、资料整理,实地调研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收集的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实地调研所得到的信息,对研究结论进行详细分析,并运用圆环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表现处理后的数据,最后利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总结不同使用对象对开放社区的多样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3)实地调查法

  选取部分代表性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社区展开实地调研和调研结果分析。采用实地考察、现场访问、设计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采用综合数据比较以及结合社会实用性定性分析。

  (4)跨学科研究法

  结合环境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学科对社区开放性研究进行理论借鉴,梳理现实空间中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探索人们内心需要和建筑之间的互动,提出符合开放社区与人类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新结构和新形态。

  1.5.2、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

  1.6、本章小结

  本章阐述了对街区制背景下开放社区设计策略研究的研究背景及论文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综述,以掌握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深度,阐明了本论文要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