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发布时间:2019-10-15

第 2 章 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2.1、相关概念释义

  2.1.1、居住区、居住小区

  2.1.1.1、居住区

  居住区泛指人类生活居住聚居地,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具备 30000-50000 人口规模;由自然界线或城市道路围合而成;能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等需求的完善配套设施建设[26]。

  2.1.1.2、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泛指人类生活居住聚居地,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具备 7000-15000人口规模;由自然界线或居住区级道路围合而成;能满足居民基本物质文化等需求的配套设施建设。

  2.1.2、社区、开放社区与封闭社区

  2.1.2.1、社区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学的概念,起源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Tonnies)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社区一词是由英文 community 翻译而来,不同学科对社区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不同学科的对社区的理解,将社区概念分为四种类型:

  ①定性的理解,把社区视为一个居住的地方。②人类生态学的理解,把社区视为一个空间单元。③人类学的理解,把社区视为一种生活方式。④社会学的理解,把社区视为一种社会互动。这几种类型的社区理解,突出了社区的特点,既承载了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又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活空间。

  2.1.2.2、开放社区

  开放社区是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将社区的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等融合在一起,并协同城市的发展理念。

  对于开放社区,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主要的区别在于开放的程度。相对封闭社区的封闭形态与功能独立,开放社区是在城市整体利益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模式、交通体系的综合考虑,遵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设计思想,强调社区是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网络化的道路组织结构看,表现为沟通城市的交通组织和适宜的路网密度;从社区的规模尺度看,根据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路网体系对土地的划分作为社区尺度规模的依据;从功能模式上看,综合了办公、社交、娱乐、服务、居住等多种功能,协调了工作与生活、城市与社区的关系;从社区的界面看,以友好开放的街道界面和共享的景观设施提高社区活力,形成积极共享的城市空间和生机勃勃的城市生活。

  这种新的规划模式有益于社区自身及城市的发展,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城市风貌。由以上定义所展开的开放社区需具备以下性质:

  (1)共享性。每个社区内部的公共资源和公共场所都对外界进行开放和共享,实现其资源使用的最大化;(2)连通性。社区道路作为城市道路体系的一部分,与城市道路相融合;通过步行绿道将各个社区进行连接,将社区内部也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延展;(3)包容性。开放社区的建筑类型能满足不同阶层、种族、年龄的城市居民多样化功能需求,且不同功能场所的使用相互包容,呈现出多功能的兼容。

  2.1.2.3、封闭社区

  封闭社区,指通过围墙或栅栏围合将社区封闭起来,并结合门禁、闭路监视系统和安保巡逻等管理手段,限制外人进入内部的排他性私人居社区。起源于1970-1980 时期美国,针对当时种族矛盾、社会高犯罪率以及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背景下出于安全考虑发展起来的可防卫性居住模式。这种私人封闭社区模式,由于符合欧美等国在当时历史背景的需要,如种族问题,社会地位、阶级分化、安全需求等,进而在全世界蔓延开来。而中国封闭社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四合院封闭性空间文化取向、邻里街巷瓦解以及安全感缺失造成。

  2.1.3、街区、街区制与街区制社区

  2.1.3.1、街区

  街区,由“block”英文单词翻译而来,指由城市道路划分的建筑地块,也是构成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面状单元。作为 20 世纪中期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新社区规划理论,国内外学者对其有很多种定义。《美国传统词典》认为街区由街道、建筑物以及内部活动的居民组成。《绿色住区标准》解释:由城市街道围合成、实现居民生活价值和邻里交往的城市居住单位。卡尔索普认为街区并不只是一个被道路简单界定的物理区域空间,更多的是尊重人性尺度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为居民提供公私兼备、多样化的生活场所,将不同类型的居民联系在一起,组成开放的城市基本单元[27]。鲍家生认为街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是保证城市组织健康运转的淋巴体,是城市肌体得以持续生长的器官。

  2.1.3.2、街区制

  街区制概念首次在美国城市理论家简·雅格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提出。雅格布斯认为街道在城市所承担的作用和功能不亚于身体对器官的依赖,是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国外学者对街区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街区制一般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层面,对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进行调控,营造慢性步行、土地混合、用地紧凑、功能多样化等特征的开放社区模式。街区制的变革,出现在上世纪 60 年代,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表示,反对建设寂寥的花园城市,力证街区制在营造社区活力,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优点,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商住混合模式,增强街道生活活力和街道安全感。

  2.1.3.3、街区型社区

  街区型社区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地块,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说法和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将此定义为由城市街道包围形成、供居民生活居住的小面积地段;日本城市集合住宅研究会在《世界城市住宅小区设计——日本卷》中将其定义为在城市中心地区由一栋或多栋住宅围合形成中庭、并沿连续道路建立的城市街区型社区。

  相比较封闭社区的大规模、尽端式道路、自完整性及封闭性来说,街区型社区以适宜规模的街区为基本组成单位纳入到城市结构体系中,以网络状道路、功能混合性、丰富完整的社会公共设施及适度的开放性,成为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模式更利于与城市肌理相融,有利于城市发展。

  2.2、开放社区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西方对开放社区理论研究经过几十年发展,许多学者针对开放社区评价理论和设计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延伸出一系列多元化理论。按类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2.2.1、城市规划理论

  2.2.1.1、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雅各布斯以芝加哥、纽约等美国大都市为例,对美国城市进行分析论述,归纳起来,其主要成就有三点:

  (1)唤起人们对城市复杂多样生活的热爱

  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提倡恢复过去复杂多样的城市生活,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城市作为人类的聚居地,无论从社会角度或者经济角度,财富、爱好、习惯、需求等不同类型的人类对城市具有千差万别的多样性需求。

  这对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提出必然性的要求。因此,她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以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具体补救措施有:

  改造旧房子作为艺术工作坊;保持高密度、小尺度的用地模式拉近居民间的物理空间间隙和社交心理距离;增加沿街店铺以丰富街道活力。

  (2)对“街道眼”的发现

  根据传统街坊内邻居之间通过相互照面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的自我防卫机制,发现有助于提高社区安全感的“街道眼”概念。主张沿街设置商铺和小尺度街道,营造街道眼对犯罪潜在者的威吓,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3)反对大规模计划

  雅各布斯严重批判美国 1950-1960 年代大规模改造计划,包括高速路计划、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城市功能分区等,一方面耗费巨资但贡献不大,缺少弹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中小商业的发展受“大规模计划”的影响,普遍遭到大企业排挤而面临生存危机,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 。

  2.2.1.2、“紧凑城市”

  1990 年,为了避免城市不断蔓延,节约现存的土地与能源,提升整个城市运行效率,欧洲社区委员会提出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利用较少的城市用地来满足各种城市活动及城市功能;减少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做到资源充分利用;扩大混合区的人口密度,以提升城市活力,从而更好的保证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28]。

  2.2.1.3、“精明增长”理论

  1970 年代工业化时期,由于人们过渡依赖汽车以及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如图)导致由城市中心向外延伸的城市空间蔓延症状。在此背景下,西方规划界开始“精明增长”的理论研究[29]。

  “精明增长”是一种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的,以保证在城市增长和保持社区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的、高效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倡规划紧凑型社区,避免城市郊区化无目的性的扩张;提倡集居住、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多功能混合的土地开发模式,缩短出行距离;提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多样化交通模式,实现城市道路的可持续发展等。体现了“精明增长”的十项原则:

  (1)提倡紧凑高密度建筑布局;(2)创造活力与个性的社区场所;(3)土地功能混合利用;(4)加强土地的开发强度;(5)提倡多元化住宅模式;(6)强调政府项目的公平公开和经济效益;(7)实现社区生活的慢性步行;(8)鼓励公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9)提供多样化的交通出行方式;(10)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敏感区。

图 2-1 1930-2000 年,美国爱达华州人口增长了 1.6 倍,而同期城市扩张了 4.1 倍
图 2-1 1930-2000 年,美国爱达华州人口增长了 1.6 倍,而同期城市扩张了 4.1 倍

  2.2.1.4、新城市主义

  1980 年,在美国逐渐兴起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运动——新城市主义。试图在经济、交通、人口、种族等更为广阔的领域,研究和探索有关城市改造与新区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以解决郊区蔓延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及环境问题,如文化建筑遗产毁坏、环境恶化、活力衰退、城市交通拥堵、贫富分隔等。

  基于过去奉行功能分隔、车本位,忽视公共领域,漠视人文精神和错误的政策及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思维,新城市主义反对僵化的功能分区,倡导街区功能的多样性,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将千篇一律的各郊区整合成功能丰富的有机整体;反对车本位,利用传统市镇延续已久的“网格状”道路系统取缔“树枝状”道路结构,倡导步行和公共交通;控制街道设计的尺度、等级、性质、道路断面,实现街道步行空间的连续性,遵循紧凑性原则、适宜步行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以达到重建美丽家园的最终目的[30]。

  “新城市主义者”在核心思想的主导下,推行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模式TND 模式和 TOD 模式(如表 2-1)。

表 2-1 新城市主义两种社区模式的基本内容
表 2-1 新城市主义两种社区模式的基本内容

  2.2.1.5、鲍赞巴克的“开放街区”理念

  法国建筑师鲍赞巴克秉承传统的“区域一街区一建筑单体”的结构基础上,应将街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来设计。通过打开街区的封闭性,增强与外界的渗透交流;通过建筑混合模式实现多样化的功能空间,促进社交和生活的便利性;通过围合式建筑组合和连续街道界面等多元化建筑布局营造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

  2.2.2、人本主义理论

  2.2.2.1、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设计中引入环境心理学概念,以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针对美国洛杉矶、波士顿、泽西城三个城市进行实例调查研究,并提出区域、路径、标志物、边界、节点等城市意象五要素[31]。

  城市意象提供了挽救大城市的一种方法,它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方面给出不同的启示:城市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聚集地,应具备适应社会和市民复杂多变的行为习惯的可塑性,既不限制原有功能的改变又满足市民产生的新需求。

  结合社会的传统生活理念和个体复杂的个性思想、遵循生态自然规律等复杂影响因素,建立市民聚集活动、社会关系协同以及探索世界的人性化城市,激发人们过去记忆里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2.2.2、杰斐利的《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

  1971 年,杰斐利教授在《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中提出,潜在犯罪者希望通过最小风险和最少行动来获取最大收益,犯罪前通常会对环境进行评估判断,以决定是否适合犯罪。因此,环境特征成为了犯罪者实施犯罪的风险评估和制约条件。而犯罪预防性环境则是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设计,使犯罪作案环境风险评估最大化。杰斐利教授的犯罪预防性环境理论主要由自然监视、领域性、环境印象、邻里关系、活动支持这几个基本非实质环境要素决定[32]。

  (1)领域性

  领域,本质上是生物对空间认知的一种天性和本能。环境心理学家阿尔托曼(I.Altman)认为,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在实际生活中,为满足其独处私密性或群体活动不受干扰或妨碍前提下,对其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进行人格化占有的一种自我安全防卫的行为模式。在社区中表现为:人们为保护自身领域,通过具体或象征的手法来界定私人空间,起到对外来者明确或警示领域界线的作用。具体手法常见有大门、围墙、栅栏等;象征手法有地坪高差变化、铺地材质变化、标示牌以及居民频繁使用的活动空间等。

  (2)自然监视

  通过景观渗透性视觉设计、合理开窗、足够的照明强度等设施手段,增强环境对外的视觉渗透性和开放性,使犯罪潜在者处于社区内外邻居或过路人广泛的视觉监视下,增大实施犯罪的难度。

  (3)活动支持

  在公共空间注入丰富多样化的活动内容能有效抑制犯罪。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活动或交流休闲,一方面激发了居民对周边的自然监视作用,提高空间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公共设施良好的使用感受刺激了居民享受该空间的归属感和管理的积极性。因此,在缺乏安全的公共地段引入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犯罪的发生。如女性晚上出门行走偏向于选择热闹有人气的商业街大道,很少选择人气缺乏的办公场所,以降低犯罪的可能性和恐惧感。

  (4)邻里关系

  良好的社区邻里关系决定了社区设计成功的一半。其邻里关系的疏密决定社区治安的水平和居民间的相处融洽程度,这种关系依靠居民参与社区日常活动中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社交网络,有利于提高居民在熟悉环境的安全感和亲切度,降低犯罪的可能性和居民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欧美等国采用的“邻里亲和”和“邻里守望”等社区组织管理手段证明了社区组织和团体活动所起的防卫性比物理封闭管理更有效。

  (5)环境印象

  依据破窗理论,当社区环境呈现脏乱破等现象时,容易向外界传达一种当地社会状况不佳的信号,有可能引来潜在犯罪者的趁虚而入,进一步打击居民治理社区的积极性和降低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形成犯罪的恶性循环。社区的环境印象可分为实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文明的实质环境指墙面涂鸦、垃圾乱倒、无人光顾的建筑等;不文明的社会环境指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的流氓、乞丐、以及娼妓等。为此有必要维护社区的环境印象,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2.2.2.3、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

  作者根据人们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分别是必要性活动(指上班,接见朋友,出行等不受室外环境质量影响,必须发生的室外行为),自发性活动(以个人主观原因引发的、并与他人交往为目的的行为活动,如散步、锻炼等),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如语言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交活动和公共空间质量之间存在的必然关系,从住宅到城市的各个空间层次提出可以促进社会性活动发生的三个层次:1、宏观城市尺度上,提倡城市功能的混合,完善的步行交通和广场设计;2、中观社区尺度,保持社区结构与社会结构相一致,提倡社区分级组团设计,根据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的划分,将社区分为若干个组团,并共享共有的社区公共设施,同时保证每个组团内部有专属自己相应的半私密空间。3、微观尺度上,针对人们的线性行为和心理习惯,因地制宜设计一些公共设施和家具。如广场的边缘给人一种可以观察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的安全感,使人们更倾向于在广场的边缘逗留;公共场所的尺度参照20 米内能看清对方的面部表情,而 100 米内勉强能分辨对方的生理机能而设计。

  2.2.3、城市绿道理论

  绿道,最初起源于 19 世纪的欧美国家。指通过连续开敞的线形空间沿河溪、山谷、盆地等自然风景路线和桥梁、廊道等人工建造景观,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人文历史名胜、生态保护区、绿地公园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为居民提供慢性步行的景观游览线路和充足的户外活动与交往空间,其绿道建设经历了从城中心扩张到城市郊区,从社区宅间小路扩张到社区户外开放空间,最终延展到整个城市的绿道网络过程,从一开始的简单休闲娱乐功能定义扩张到多功能兼容的公共活动空间,到最后兼顾自然生态的有机系统[33]。其概念可以归纳四点特征:

  (1)基地环境

  地理学角度进行划分,基底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如山川、森林、河流等,或人类聚居地,如乡村或城市,为绿道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和信息来源,其地质水文、气候气象、动植物资源、能量交换模式对绿道的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基底环境也会因绿道建设活动而产生相应变化。

  (2)生态覆盖

  绿道中的植物种植不仅作为景观要素,还能成为一个能产生良好生态效应的小型生态系统,其承担的角色除了绿色生产者外,还担任分解者和消费者。

  (3)交通廊道

  绿道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路径空间,绿道的建立不仅建立重构生态网络的自然廊道,而且是供不同种群通行的交通空间,对于野生动物而言是迁徙、捕食的空间,而对人类而言,是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并容纳休闲健身运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交通通勤的通道。

  (4)配套设置

  绿道多元功能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相应的配置设施,在自然环境中的绿道需要路面铺装、标识系统、安全保障、灯光照明、交通换乘等方面的基础配套设施。

  2.3、本章小结

  本章节主要阐述了与论文主要研究有关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并从城市设计、人本主义和绿道三个角度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为后文对开放社区研究奠基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