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城市的活力源于开放,将社区回归城市,实现开放社区是城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城市当前面临城市交通拥堵等许多城市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推行街区制的背景下,开放社区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破解城市发展困境。而解决好社区的结构布局、交通、环境及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是实施社区开放的重要前提,也是城市规划、社区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所面临的难题。许多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开放社区进行研究,其中从解决城市问题的角度,对开放社区设计策略的研究是推动开放社区落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本研究对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街区开放式界面、可防卫空间、道路系统的开放性、景观系统的开放连续、公共设施的共享开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提出开放社区设计策略,对城市规划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对开放社区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论文以开放社区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在对开放社区概念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的发展及影响,分析国内街区型社区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其社区规模、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街区活力、景观绿化、公建配套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外开放社区的发展经验,从开放社区空间结构、用地模式及交通体系等视角入手,探索研究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街区边缘界面、社区安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共享开放等设计对策,提出街区制理念下开放社区的设计策略。
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社区的设计原则包括区位适应性原则、适度开放性原则、邻里互动共享原则、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存原则、统筹兼备可持续原则。
(2)通过大开放、小封闭的结构布局,功能多元混合的空间布局,活力交融的街道空间,尺度宜人的街区模式以及层次丰富的街区景观实现开放式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3)通过视觉层面的渗透、边界的柔性处理以及入口交换空间的开放实现街区边缘界面的开放性设计。
(4)通过合理的路网等级和结构体系、街道的慢性生活以及停车位的共享使用实现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5)通过商住空间的立体化、自然监视的多样化、社区活动的组织监视以及社区照明的辅助监视等措施实现开放社区的可防卫空间。
(6)通过景观轴线的连续性、景观节点的功能复合性以及社区内部景观多样化设计实现景观系统的开放连续。
(7)通过设施的开放性、服务的高效性、功能的兼容性以及布局的可达性实现公共设施的共享开放。
主要创新之处:
(1)拓展了开放社区设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2)将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融入开放社区设计体系,丰富了开放社区设计内容,强化了开放社区设计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与系统性。
(3)提出了街区制理念下的开放社区设计策略。
通过研究,提出街区制理念下开放社区的设计策略,为开放社区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借鉴,为进一步推动开放社区实施、解决城市问题以及促进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开放社区的设计与实施涉及多方面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本研究的设计策略为开放社区的实施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仍有许多新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解决,如对已建成封闭社区的开放式改造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对开放社区设计和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改进。
致 谢
时光如梭,三年研究生生活转眼已过,刚入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研究生期间一直想对王晓冬老师说一句感谢,谢谢老师您的栽培,以及为人处事上的教导,让学生时刻铭记于心。在研究生三年的时光里,王老师一直尽心尽力,从研一开始就督促我多读书,多研究,早点夯实研究重点。尽管她工作繁忙,但在我论文指导上从未缺席,在论文的选题上、多次修改稿及最终的定稿上,给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并给予我许多鼓励。王老师对待学术认真负责,工作一丝不苟,一直保持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值得我终身学习,获益终生。
同时,非常感谢与我同导一师门的况源、袁媛等人,在研究生期间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感谢莫箐洁老师对我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感谢闫栋老师、王世阳老师三年中对我无私的帮助,感谢河北工程大学及建筑与艺术学院对我的栽培,感谢我的父母兄弟姐妹对我求学的默默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感谢在研究生阶段陪我成长的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感谢赵正楠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我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感谢您们的陪伴,让我度过了三年美好的时光。
最后感谢参加论文评阅和预答辩的各位老师对我论文的帮助,您们的意见让我更好的完成了论文。
参考文献
[1] Jacobs, Jane, 金, 衡山.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译林出版社, 2005.
[2] 新都市主义协会. 新都市主义宪章[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3]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 2001.
[5]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 开放街区——以欧路风格住宅和马塞纳新区为例[J]. 城市环境设计, 2015, 93(z2).
[6] Calthorpe P, Fulton W. The Regional City[J]. 2000.Scully J Y, Schmitz A. Creating Walkable Places: Compact mixed-use solutions[J]. Planning & Design, 2006.
[7] Jones P, Roberts M, Morris L. Rediscovering mixed-use streets[J]. 2007.
[8] Wu C I, Wu YY, Liu C C. Value Evaluation System for Urban Design Review[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524-527:2698-2701.
[9] Bendor T, Westervelt J, Song Y, et al. Modeling park development through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simulation.[J]. Land Use Policy, 2013, 30(1):1-12.
[10] Hussain S Y S, Said I. Knowledge Integra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LandscapeArchitecture in Contributing to a Better Open Space [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170:545-556.
[11] Hipp JA, Bird A, Van B M, et al. Moving targets: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public spaces via open streets in the US.[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6.
[12] Davey C L, Wootton AB. Integrating crime prevention into urban design and planning: From European procedures to local delivery methods[J]. Journal of Place Management & Development, 2016, 9(2):153-165.
[13] Vorontsova AV, Vorontsova V L, Salimgareev D V.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reas and Spaces with the Mixed Functional Use [J]. Procedia Engineering, 2016, 150:1996-2000.
[14] Qian Liu. Study o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Roa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Block System"[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s,Energy,Civi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MATECC2017)[C].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7:6.
[15] 杨德昭. 新社区与新城市:住宅小区的消逝与新社区的崛起[M].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16] 钟力. 混合使用型住区的规划设计研究[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17] 刘大威.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18] 周杨, 钱才云. 与城市交通空间发生行为互动的住区界面设计[C]//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2013.
[19] 袁野. 城市住区的边界问题研究[D]. 清华大学, 2010.
[20] 尤娟娟. 我国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研究初探[D]. 重庆大学, 2010.
[21] 王红卫. 城市型居住街区空间布局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2] 徐振宇, 韩禹, 庞毅. 中外对比视角下的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2012, 19(10):148-150+154.
[23] 谭健妹, 刘金成, 徐云辉. 基于小街区制的合理路网密度探讨[J]. 山西建筑, 2017,43(8):1-3.
[24] 王灿, 王志远. 基于街区制的新住区规划探索[J]. 华中建筑, 2018(3).
[25] 闫臻.封闭,抑或开放:街区制的欧美经验与中国镜鉴[J/OL].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1-8.
[26] 常江. 居住区规划设计[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2.
[27] 开彦, 朱彩清. “开放住区”是绿色住区的核心——《绿色住区标准》主旨解读[J]. 城市住宅, 2016, 23(6):5-12.
[28] 徐新, 范明林. 紧凑城市[M]. 格致出版社, 2010.
[29] 安德烈斯·杜安伊, 杰夫·斯佩克, 迈克·莱顿. 精明增长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30] 谭峥. 新城市主义的语境:批判与转译[J]. 新建筑, 2017(4).
[31] 美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 2001.
[32] TimothyD.Crowe.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5.
[33] 张森, 曾坚, 张薇. 以塑造绿色柔性空间为目标的城市绿道规划设计研究[J]. 建筑与文化, 2017(3):174-175.
[34] 王晋. 推广街区制对城市路网布局的影响及对策[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6):4-9.
[35] 王志高. 中国城市的宽马路现象、影响及对策[C]// 2015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5.
[36] 刘赞玉. 新加坡组屋居住环境设计分析[J]. 中国园林, 2014(7):114-118.
[37] 冯东勤. 幕张住宅,千叶,日本[J]. 世界建筑, 2007(1):44-49.
[38] 马先标. 韩国城市化历史演变回顾[J]. 中国名城, 2018(1):90-93.
[39] 甘振坤, 王珺. Working in 建外 SOHO—开放的住区,人文的重拾[J]. 现代装饰(理论),2014(9):184-184.
[40] 商宇航. 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1] 吕飞, 罗晶晶, 孙湛辉. 开放社区的规划对策研究——以北京沿海赛洛城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 2016(22):84-87.
[42] 朱瑞冉.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43] Tappert S, Kl?ti T, Drilling M. Contested urban green spaces in the compact city: The (re-)negotiation of urban gardening in Swiss cities[J]. 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 2018.
[44] Shamsuddin S, Hassan N R A, Bilyamin S F I. Walkable Environment in Increasing the Liveability of a City[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 50(1):167-178.
[45] Lehmann S. Advocacy for the Compact, Mixed-Use and Walkable City: Designing Smart and Climate Resilient Places[J]. 2016, 5(2).
[46] Parhizgar S. Towards a Sustainable Neighbourhood : Turning the Vision into Reality[J].Other Earth & Relate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47] Porta S, Romice O,Alexander M J, et al.Alterations in scale: Patterns of change in main street networks across time and space[J]. Urban Studies, 2014, 51(16):págs. 3383-3400.
[48] Perret J, Gribaudi M, Barthelemy M. Roads and cities of 18th century France[J]. 2015, 2.
[49] 李向朋. 城市交通拥堵对策——封闭型小区交通开放研究[D]. 长沙理工大学, 2014.
[50] 马小凤. 开放型住区实证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1] 张杰. 基于资源共享视角下的住区开放性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52] 方智果, 宋昆, 叶青. 芦原义信街道宽高比理论之再思考——基于“近人尺度”视角的街道空间研究[J]. 新建筑, 2014(5).
[53] 童明. 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3):14-14.
[54] 刘丹. 城市复合功能空间防卫安全设计研究[D]. 吉林建筑大学, 2016.
[55] 李鹏. 基于可防卫性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56] 周健, 朱国云. 街区制下城市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究[J]. 未来与发展, 2017,41(10):68-74.
[57] 王菁菁, 朱建宁. 基于 CPTED 理论的光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6(2):134-135.
[58] 常宇超. 我国城市街区制住区设计策略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