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发布时间:2019-10-15

6.5、开放社区的可防卫空间设计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6.5.1、商住空间的立体化

  对于开放社区可能带来的外界干扰问题,可通过商业与住宅空间立体化分离设计解决。

  商住空间的立体化,指在一栋建筑物中通过垂直方向空间的划分,如底层布置公共商业,中间层作为商务办公,中、高层以上供居民居住,部分屋顶平台作社区居民的专属休闲景观空间使用的多功能混合模式,满足居民居住、休闲娱乐和工作上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所需。另一方面,对各功能楼层分别设置单独出入口和独立电梯进行分开管理;实现了社区内外的空间隔离,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对社区居民的影响和干扰。

  立体化设计,保障居民生活的私密性与安全性,实现了社区内外空间的隔离,满足社区配套设施的便利和生活娱乐,为商业带来更多的消费潜力。

  6.5.2、自然监视的多样化

  自然监视是赋予空间可防卫性的一个有效经济的监控手段。通过环境中持续的人流和自然监视,保证空间环境的安全。当潜在犯罪者处于被邻里目光监视的观察圈内,会倍感一定心理压力,进而减少实施犯罪的可能性,而居民则由于居民间相互保护和熟人效益,安全感会得以加强。如单独玩耍的孩子由于周边有熟悉邻居的监视和观察,能减少了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

  6.5.2.1、混合功能的异质监视

  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认为,土地的混合使用和功能的多样化是解决城市犯罪问题和强化社区居民安全的关键,同时强调了街道活力及行人自然监视对街道安全的重要性。土地混合使用和功能多样性更有利于营造活力的街区氛围,增加自然监视的强度和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减少犯罪实施的死角和盲点。伊藤滋通过对日本各大城市社区环境研究证明,混合使用的土地和建筑有利于降低犯罪率的发生,提倡娱乐、教育、休闲、工作同居住等多种用地功能混合式布局,倡导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阶级的社会人士组合而成的“大混居,小聚居”社区布局模式,为社区环境带来持续的人流和自然监视,增加犯罪难度,降低社区的犯罪率。

  6.5.2.2、规模适当的邻里监视

  将邻里单元划分成更小、更适宜的单元,在其人性化的尺度和比例下,更易于促成邻里间的社交往来,加强邻里之间的相识和熟悉度,保证一定范围内私人空间的安全可控,形成一个易于居民识别熟悉的小规模邻里关系和外人无法突破的邻里监视,进而加强了半私密半公共空间的自然监视和场地控制能力(如图6-17)。单元划分的每个组团和每个项目中的住宅栋数不宜太多,有利于居民相互熟识和交往,并识别外来者,增强共同维护环境的责任感。

图 6-17 邻里监视
图 6-17 邻里监视

  6.5.3、社区活动的组织监视

  营造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加强邻里间的交往接触和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居民一定范围内的心理层面领域和非正式社交结构体系,达到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目的。社区的组织活动可通过增强社区内部公共设施功能多样化和景观连续性设计,为居民提供一个气氛活跃的场地平台,吸引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户外公共空间的使用,增强邻居识别监视陌生人的时间强度和地域广度,以有效遏制社区环境中的犯罪活动。如社会住宅项目 Clason Point 社区,通过在原本空旷的公共空间增设了相应的活动设施和照明设施,聚集了大量社区居民进行交往活动,利用居民对周边人员的自然监视和辨认作用,形成邻里间的关系网,相比改造前,社区的犯罪率下降 54%。

  6.5.4、社区照明的辅助监视

  保证社区照明的全面布局。照明条件,作为实施监视的辅助条件,也会对潜在犯罪人员选择犯罪目标,以及判断是否要实施犯罪造成影响。保证社区照明的光照强度,包括居民经常使用的路线和场地以及照明无法达到的黑暗死角,加强照明设备布局的均匀性,消除视线死角。研究表明,夜间犯罪的照明环境有 40%低于 5Lux,仅有 3%高于 20Lux 照明强度。相同环境下高强度的光照环境比低强度的光照环境更能威慑犯罪动机者,并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和居民恐惧感(如表 6-3,6-4)。因此,社区环境的照明设施照度一般应高于 5Lux。另外,选择适宜的照明光色,亲切柔和的暖色光比冷色光更有助于舒缓人们的情绪和恐惧感。

  因此,社区光照建议采用高光强的暖色光,营造居民心理层次的光环境和安全感。

表 6-3 照度与照明效果
表 6-3 照度与照明效果

表 6-4 照度,距离与照明效果
表 6-4 照度,距离与照明效果

  6.5.5、建筑立面的细节防卫

  建筑外立面防卫细节处理。现如今入室作案犯罪者多数从设计不当的建筑外立面入手,将落水管、避雷针、空调百叶窗、飘窗、阳台、栏杆等作为落脚点或攀爬工具。因此,应精心考虑建筑外立面悬挑构筑物安装方式,采取一定的防爬措施。

  6.5.6、安保措施的智能化

  开放社区模式下社区安保可采用楼层门禁系统配合智能监控设施,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和视频报警,实现各智能系统的联动效应,快速发现公共区域的入侵、徘徊等异常行为,实现快速响应处理。在楼层使用卡片门禁、生物识别门禁、密码等门禁措施。通过智能监控设施对外来车辆在开放社区公共区域的违规停放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结合保安巡逻和警察的力量,实现居民多重安全保障。

  6.6、景观系统的开放连续

  6.6.1、景观轴线设计

  建立绿化空间连续开放的景观轴线。将社区内部小型绿地视为“点”,将社区中心绿地视为“线”,将各个开放社区景观系统视为“面”,建立起以步行绿道为网络,以景观为节点,将“点、线、面”串联起来的绿化系统。并结合不同功能分区和自然环境,将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巧妙穿插其中。连续性和均好性的绿色开放活动空间,以及户外空间景观环境与功能相结合的整体性,让居民随时随地活动或参与到绿色开放活动环境中。

  另外,在无障碍设计前提下营造景观系统连续性的同时,应创造富有活力的场所空间以保证居民有趣的通行体验。如设置具有流动性的自然廊道或具有竖直空间层次感的空中廊道、地形起伏的坡道等增加步行趣味,减缓步行速度,延长通行距离,提高人们户外活动的滞留时间,促进居民们户外交往的联系与机会,形成绿地的整体品质、稳定的户外社交空间以及有机融合的活力焦点。

  6.6.2、景观节点设计

  景观节点,作为居民休闲娱乐体验的活动场所,应结合功能复合性原则布置公共设施,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选择性,让居民在行走中可随时随地参与到各种活动内容中。其次,应着重于景观空间的人性化、休闲化和个性化。

  如结合居民改造景观绿地的意愿或想法,提倡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美国景观设计师托弗尔·德莱尼认为,美好花园应建立在有益居民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并开创出康复性花园,在医院和其他公共场所种植一些药用植物,帮助病人亲近土地,了解植物的药用效果,也从精神上得以宽慰,社区景观节点也可以借鉴。

  例如可以在社区公园中划出部分园艺用地,免费供居民自己动手种植。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栽种自己喜欢的花草或者蔬菜水果等,亲自下田体验采摘蔬菜、施肥、松土、浇水等一系列农事活动,用汗水体验自给自足的乡野生活,锻炼身体之余也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这种做法不仅可以鼓励和引导居民和孩子体验农作的乐趣,亲近大自然,还增强公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增强居民与社区间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6.6.3、社区内部景观设计

  6.6.3.1、植物配置的多样化

  植物配置应摒弃过去大面积简单绿化设计手法,提倡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自然式生态景观设计手法,以生态学角度营造植物的多样性,注重地被、灌、草、乔、攀援等多层次的竖向立面景观设计,营造随季节变化产生的动态效果。另外,综合考虑植被选型的自然习性、生存条件、互利共生等功能属性,实现粗放为主的自然生态管理,减少人工养护成本。

  6.6.3.2、公私分明的领域

  基于社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之下,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对“半公共半私密——公共”领域结构进行打造,满足人们的领域需求不受侵犯。如:在大树树荫下布置石头形状的座椅,营造一种与公共领域紧密联系的半私密领域,背后靠树,视野开阔满足居民获取外界信息的心理需求;利用隔断的矮墙、花池边沿、通透性灌木在公共空间里划分一定数量的半私密领域,使居民可以方便监视公共领域,同时也能对各自半私密领域进行占领和使用,排除外界活动的干扰。

  6.6.3.3、实用性

  景观环境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结合居民的行为习惯,打造可观、可赏、可玩、可入、可留的实用性景观环境,激发居民的驻留和活动参与,促进居民在景观环境中的参与互动。如:仿效蜿蜒流动的河流、瀑布、小溪等自然水景存在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水中加几块点步石或设置坡向水面的沙滩,增加居民与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为居民生活中增添看水、听水、踩水、摸水、嬉水等自然情趣。

  6.7、公共设施的共享开放

  6.7.1、设施的开放性

  营造设施的开放性。过去的社区公共设施仅供居住区内居民专属使用和服务,但场地有限的公共场所和种类单一的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在此,应建立与城市各社区共享公共设施的新模式,取缔过去“一对一”的社区公共配套模式。并将原有的各项配套设施分解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类:如学校、社区医院、体育设施等公益性项目由政府主导规划和统筹建设,并对周边社区开放;商业性项目交由市场经济主导建设,基于对周边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消费特征等调查分析,调节周边商业性产业的饱和度和需求度,以保证满足周边居民功能设施需求和提高城市公共资源的共享力度,带动整个区域的品质上升。梁鹤年教授认为公共资源并非按照社会地位、学历、收入等条件约束进行分配,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需求原则,根据使用者的性别、年龄、实际需求等基本属性给与使用,利用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打破了阶级约束,帮助没有条件的人获得使用的权利,推动城市人性化发展的步伐。

  对共享“配套”思想的肯定,体现了中国古代“一花一草皆世界”的佛学禅理,意味着一处公共设施场所、一栋建筑单体、一个居住区,乃至一座城市,都可视为社区的缩影或综合体。居民对社区规模的概念将呈现出一种渐变性认知。

  6.7.2、服务的高效性

  提升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人次是凸显公共设施使用价值的关键。城市快节奏生活刺激了居民对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空间及配套设施的强烈需求,以及社区用地紧张的环境下需要对有限的户外空间进行多维度的灵活利用。服务的高效性使用不仅为更多人创造使用条件,也能创造活力迸发的社区户外公共活动场所。其高效性可以从两点考虑:1、在公共设施设计和布置中,兼顾不同类型、不同组合人群的需求,并结合居民复杂多变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进行布置,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自由选择。如:创造老人休息散步的平台、小孩玩耍娱乐的场所、成年人私密聚会或群体性表演的舞台、陌生人交流聊天的机会等生动多样的活动内容,提高公共设施使用的高效性;2、根据居民每天不同时段对公共设施进行的各类活动进行记录,总结对公共设施不同活动使用的时段性,并在其活动内容的时间多样性基础上进行设计,以满足不同时段的活动行为需求,提高公共设施的使用效率。根据调查了解当地居民的活动习惯,研究其活动的时间规律,如同一个公共空间,清晨以老人和年轻人的运动健身为主,工作日上午和下午以老人和母婴活动为主,周末上午和下午以儿童玩耍和家长陪同为主,日常中午活动者较少,傍晚以学生散步、玩耍为主,晚上以成年男性健身、女性或退休老人闲聊散步为主(如表 6-5)。在不同时间内灵活布置多样性的户外公共空间和科学交错的时间功能,使空间使用效率最大化。

表 6-5 居民每天不同时段的活动记录表
表 6-5 居民每天不同时段的活动记录表

  6.7.3、功能的兼容性

  公共设施功能的兼容性指多种功能在在同一空间交叉使用,可以变单一功能的空间为多样生活内容的复合空间,将观景、健身、娱乐、交往等功能混合配置,建立起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公共设施需求和丰富多样活动类型的复合空间,扩展了空间的活动容量,最大限度的将居民的室外活动融合其中,从而使其更具活力。

  体现了空间的广泛兼容性和功能的模糊性,如观景与步行交通,锻炼身体与休闲社交等行为可以相互兼容。可具体表现为异质功能的渗透联系和同质功能的多义模糊。

  异质功能的渗透联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社区建立相对独立的各功能空间满足不同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将多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空间灵活串联一起,组成一个空间相互渗透和功能互补互益的系统,使人们在不同功能互动中,形成激发居民互动交往的“聚集效应”,享受生活中的社交情趣。充满活力的活动氛围和多样性活动有助于公共设施的开放和共享。

  同质功能的多义模糊。同一空间中,使用者随着环境心境的变化其行为同步发生变化,为公共设施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对象带来了相当大的复杂多重性和随机不确定性,为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人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领域,决定了公共设施的功能定义为模糊多义的空间特质。模糊多义指具有适应变化、包含多样功能的弹性多变性质,根据使用者个体属性、活动需求、活动内容等不同属性将空间打造成功能多元化的复合使用空间,赋予更多空间的发展余地、活动多样化的选择,以及人际交往的可能性,提高了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功能兼容性是基于对居民大多数行为习惯和功能需求等人为属性进行量身打造的复合型公共设施和互动平台。

  6.7.4、布局的可达性

  公共设施的布置应根据居民使用体验和步行距离考虑。在日常情况下,大多数年龄段使用者愿意行走的步行距离为 400-500 米。而相对 14 岁以下的儿童、50-65 岁和大于 65 岁的使用者,以及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步行距离还要短一些。

  因此,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控制在 400 米以内。步行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也会影响到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如道路狭窄、路面不平、不便居民行走,无形中也增加出行的心理障碍,影响公共设施使用的积极性。另外,将公共设施位置布置在人行道和车行道附近,有利于开车和步行居民的消费,必要时可考虑与公交站点结合,以扩大服务范围和人流。例如小卖部、水果店、鲜花店等使用频繁的商业项目。

  6.8、本章小结

  本章基于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研究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总结开放社区的基本原则。从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街区开放式界面、可防卫空间、道路系统的开放性、景观系统的开放连续、公共设施的共享开放等方面研究开放社区,提出街区制理念下开放社区设计策略。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