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农村住宅产品前期准备工作
发布时间:2019-10-15

3.4、居住产品前期策划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东北农村传统民居产业化设计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民居+建材中心的建筑设计研究绪论
  【第二章】满汉民居特色研究
  【3.1-3.3】建材展示中心前期策划
  【3.4-3.6】农村住宅产品前期准备工作
  【4.1】大连唐家建材市场和住宅的整体规划设计
  【4.2】建筑材料展示中心设计
  【4.3-4.5】住宅产品设计和配套单体设计
  【第五章】农村户型建筑专题研究
  【第六章-参考文献】农村商业建筑和民居整合设计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3.4.1、案例分析

  案例一:东梓关村

  1. 项目背景:

  杭州富阳东梓关村位于场口镇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北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文化底蕴深厚,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着名。

  2. 规划设计:

图 3.8 东梓关村新村规划
图 3.8 东梓关村新村规划

  2.1、传统街巷空间分析:

  1)巷道:线形半公共私密空间,宽度为 0.8m-2m,承担人行交通功能,也是部分邻里交流空间。

  2) 街道:线形公共空间,宽度为 2m-4m,主要承担交通功能,通过性与停留性并存,兼具商业配套、部分邻里交流、娱乐活动等功能。

  3)坦:具强烈围合感,承担村落大型集会功能的公共聚合空间,一般位于村落的祠堂、活动中心前,场地面积约为 150m2-250m2。

图 3.9 街巷分析
图 3.9 街巷分析

  2.2 流线分析:

图 3.10 流线分析
图 3.10 流线分析

图 3.11 功能需求与布局
图 3.11 功能需求与布局

  3. 建筑设计

  3.1 平面设计

  1)功能需求与布局

  对村民进行走访调研,设计师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寻求每家每户对于功能需求的共性。共性如下:①院落由南而入,大门位于南侧;②保留堂屋,坐北朝南;③三代同堂;④设置老人房;⑤设置农具间;⑥设置储藏空间;⑦前院预留堆放场地与花圃菜地;⑧后院设置洗衣晾晒区域与摩托车位。

  2)传统演变

  浙江传统小型民居的平面形制为长条形(L 型)和三合院的布局形制。设计师将其生化演变出符合东梓关村村民农耕生活所需的形式。

图 3.12 传统民居形制演变
图 3.12 传统民居形制演变

图 3.13 单元
图 3.13 单元

图 3.14 组团
图 3.14 组团

  3)基本单元

  设计从基本单元入手,在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不超 120 平方米的前提下,确定了两种不同方向性的基本单元:单元 A:开间为 11m,进深为 21m,面积为 231m2;单元 B:开间为 16m,进深为 14m,面积为 224m2。

  4)组团布局

  设计师通过对上述两种基本单元进行演变,产生四种基本形体类型,然后进行灵活错落布置,形成一个具有围合感的半公共半私密的邻里交流空间。

  5)平面成果

图 3.15 建筑平面
图 3.15 建筑平面

  3.2 立面设计

  1)屋顶

  传统江南民居的特点的魅力在于粉墙黛瓦,雅致色调背后散发出的那种温婉内敛的气质。因此在设计中,设计师将江南民居的“第五立面”——柔美的曲面屋顶作为建筑造型的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曲面屋顶的提取解析、转译重构,形成连续的不对称的曲面屋顶。

图 3.16 屋顶形式变异
图 3.16 屋顶形式变异

  2)墙体

  建筑立面上没有生搬硬拽地方传统民居的立面元素,而是对传统立面符号进行分析重构,通过将传统材料的花式砌筑和现代简洁的窗户形象结合起来,形成外实内虚的立面效果,将传统江南民居的神韵和意境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展现出来。

图 3.17 墙体立面
图 3.17 墙体立面

  3)立面效果

图 3.18 实景效果
图 3.18 实景效果

  4. 建筑模型

图 3.19 建筑模型
图 3.19 建筑模型

  案例二:金塔蒙罗伊公屋

  1.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智利沙漠区域的一座城市——伊基克的市中心 Quinta Monroy 区,由于以往当地的 100 户居民非法占用一块为 5000 平方米的地块长达 30 年之久,且这些居民都为贫困户,周围环境和生活环境极为混乱,所以政府将打算改善此区,如何原地重建和安置居民成为首先要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在限有的资金补贴基础上,建筑师将通过新思维模式和建造手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图 3.20 金塔蒙罗伊公屋总体布局
图 3.20 金塔蒙罗伊公屋总体布局

  2. 住宅设计:半宅

  本项目为公益性项目,带来的问题既是补贴金额极少,土地使用率极地,住户太多难以安置,政府还希望在未来每户的住宅面积比现在增加一倍。因此设计师提出半宅的设计理念:

图 3.21 体块推导
图 3.21 体块推导

  第一点: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能力,让居民能够支付得起住宿的费用,且较好地段保证房产在未来是增值的;第二点:设计师在每 20 户家庭的公共与私人空间之中引入了集体空间。集体空间是能让这些家庭在脆弱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重要关系纽带。

  第三点:如需要在未来增加原有建筑面积的一倍,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好建筑本身有足够的空隙使之扩建,并且房屋结构本身必须有支持性的结构,避免自建的结构对城市环境在未来造成负面影响,还能顺利在房屋结构内进行扩建。最终以 72 平米的房型来设计,由于资金有限,仅建造住户无论花费多少金钱,精力或时间都没办法自己建造的那部分。

  3. 建筑平面

图 3.22 建筑平面
图 3.22 建筑平面

  4. 建成效果

图 3.23 实际效果
图 3.23 实际效果

  案例三:贝拉布尔住宅区

  1.项目背景

  贝拉布尔住宅区位于印度首都孟买。项目总用地面积 5.4 公顷,按照每公顷土地居住 500 人的标准进行规划,项目地块可供 550 户家庭居住使用,是一个典型的低层高密度居住区。主要使用对象针对当地的低收入人群,建筑师只是为每户住宅做一个整体性的规划,每户家庭还需要对住房进行部分修改以满足自身的生活要求。,因此每栋房子既整体造型相似,又具有自身独特的性格,使得整个贝拉布尔住宅区变得十分有活力,被人们冠以“艺术家之村”的称号。

图 3.24 建筑现状
图 3.24 建筑现状

  2. 住宅设计模式(如图 3.25)

  贝拉布尔住宅设计模块主要包含以下五种类型:

  类型 A:是最基本的单元类型,仅有一间卧室和一个独立厕所。

  类型 B:在 A 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完善。在卧室的旁边增加一间厨房,同时卫生间引入淋浴功能。

  类型 C:一层进一步增加卧室数量,是类型 B 的居住功能水平扩展。

  类型 D:在二层增加卧室数量,类型 B 的居住功能垂直扩展。

  类型 E:在二层进一步增加卧室,同时增添卫生间,在 C 的基础上完善功能从整体来看,每户家庭均是以相似的模式进行功能房间的组合。在基本单元类型 A的基础上,根据每户家庭的自身需求和经济水平进行加建,形成其他四种类型。

图 3.25 住宅五种模式
图 3.25 住宅五种模式

图 3.26 “邻里单元”模式
图 3.26 “邻里单元”模式

  3.邻里单元——由宅院到片区的同构发展

  在住宅区整体规划和设计方面,贝拉布尔采取了“邻里单元”的模式(图 3.26)。在设计时,先将居住组团分为 8 个部分,然后去除其中一个基本单元,去掉的部分作为整个组团的入口,剩余单元为居住空间。每个基本单元都设有共享庭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组团,再将小组团拼合成一个大组团,最后形成一个围绕着的院子。根据不断组合的这个规律,空间范围不断地扩大化,最后围合出公共社区空间。

  3.4.2、宅基地分析

  宅基地的面积大小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14 年修订)其中第三十一条规定:

  农村村民建住宅,宅基地的用地标准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人均耕地 1300 平方米以上的村,每户不准超过 400 平方米;(二)人均耕地 667 平方米以上,1300 平方米以下(含本数)的村,每户不准超过 300 平方米;(三)人均耕地 667 平方米以下(含本数)的村,每户不准超过 200 平方米。

表 3.27 宅基地标准
表 3.27 宅基地标准

  笔者根据相关规定,分析了三种宅基地面积的面宽和进深比例,以寻找最为合适的农村宅基地形式。

表 3.28 宅基地面宽与进深分析
表 3.28 宅基地面宽与进深分析

  引用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李杨的《基于北方农村住宅模式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对于大连地区 13 户农村住宅进行调研的结果:

表 3.29 调研成果
表 3.29 调研成果

  通过分析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表 3.30 调研成果分析
表 3.30 调研成果分析

  13 户农户宅基地的宽深比有近半数是处于 0.7~0.8 的区间范围内,说明宽深比在这个范围内的农村宅基地比较符合农户的日常生产生活的使用需求。因此当宅基地面积≤200 平方米时,宅基地选用面宽 12 米、进深 16.6 米的规格;当宅基地面积≤300 平方米时,选用面宽 15 米、进深 20 米的规格;当宅基地面积≤400 平方米时,选用面宽 17米、进深 23.5 米的规格。

表 3.31 宅基地分析成果
表 3.31 宅基地分析成果

  3.4.3、家庭结构分析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①家庭人口要素:家庭由多少人组成,家庭规模大小;②家庭模式要素:家庭成员之间怎样相互联系,以及因联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家庭模式。家庭有不同的分类,按家庭的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分类是常见的家庭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家庭类型。

  1、夫妻家庭。只有夫妻两人组成的家庭。包括夫妻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以及尚未生育的夫妻家庭。

  2、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主干家庭。有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联合家庭。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5、其他形式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单身家庭。

表 3.32 家庭结构分析
表 3.32 家庭结构分析

  对家庭结构的分析,有助于确定住宅的规模大小,从而设计出适合家庭结构的住宅产品。

  3.4.4、需求变化分析

表 3.33 家庭需求分析
表 3.33 家庭需求分析

  3.4.4、收入水平分析

图 3.34 家庭收入分析
图 3.34 家庭收入分析

  上图列举了2008 年至2017年以来大连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通过了解居民的收入水平,笔者引入房价收入比的概念,从而推导出居民对住宅造价的可接受范围。

  房价收入比,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按照国际惯例,目前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房价收入比在 3-6 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2017 年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 4 万元,一个核心家庭的年收入为 4*2=8 万,因此城镇居民可接受的住宅造价为 30 万至 45 万,而 2017 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1.7 万元,一个核心家庭的年收入为 3.4 万,因此农村居民可接受的住宅造价为 8 万至 18 万。

  3.4.5、目标客户分析

  因为地处普兰店城郊结合部,产品主要针对城郊结合带以及周边农村的客户。

  客户分为三种:传统农村生产型;创业经营生产型;返乡养老型第一种传统农村生产型,即为周边农村居民,家中仍从事传统农村种植和畜牧产业。

  第二种创业经营生产型,即周边居民生活生产已经部分放弃或者完全传统种植或畜牧产业,转为商业经营、手工作坊、餐饮住宿经营。

  第三种返乡生活型,即城市居民由于向往农村生活、年事已高想落叶归根等原因,从城市返回农村居住生活,同时由于已经在城市生活较长时间,需要农村住宅同样拥有城市住宅的居住品质。

图 3.35 目标客户分析
图 3.35 目标客户分析

  3.5、设计任务书

表 3.36 功能指标计划
表 3.36 功能指标计划

  3.6、本章小结

  本章从项目前期策划研究着手,对项目的现状、业主的需求、居民的家庭结构和收入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调研成果和文献研究,确定并获得了项目规模、目标客户定位、房屋造价区间等一系列成果,通过建筑策划研究,确定项目的建设目标,并且确定各功能区块的规模大小,制定任务书,为后续的建筑设计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