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9-10-15

第 5 章 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5.1、国内外开放社区的实践探索

  5.1.1、新加坡公共组屋的景观花园

  作为世界闻名的热带花园城市,新加坡利用微观邻里公园、公园连接道系统、生态景观协调机制等设计方法,构建起新加坡公共组屋社区的重要绿色组成部分。自成体系的规划建设和出色的休闲娱乐配置吸引了人们广泛认同和居住生活。通过采用高密度城市的绿地系统、社会住宅区等规划设计及建设,对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城市问题进行了修复。

  5.1.1.1、新镇公园建设

  70 年代,新加坡根据本地居民对公园的迫切需求和合理设计的要求,开始探索公共组屋的规划与新镇公园建设模式,在新镇中心——社区中心——次中心等级式规划物质空间和活动节点,分布新镇公园和社区公园,提供居民主动和被动的休闲娱乐,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娱乐和心理上的放松,包含有慢跑道、足球场、儿童游戏场和健身器械等,矫正过去边角公园和过去高密度公寓居住的弊端(如图 5-1)。

图 5-1 社区公园实景
图 5-1 社区公园实景

  5.1.1.2、微观邻里公园建设

  80 年代,新加坡公共组屋开始重视社区内部公园的营造,并广泛建设微观层次的邻里公园,增加居民活动的公共场所和绿化面积(如图 5-2)。其空间形式表现为将约 300-900 户居住规模的板楼建筑视为一个邻里单位,并在其围合中心处配置约 0.2hm2占地面积的邻里公园。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内容供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建立起熟悉的社交关系和社区归属感,激发社区活力(如图 5-3)。

  如:巴西立镇公园,结合原生态水洼人工开凿了垂钓池;武吉巴督镇公园,将当地裸露粗犷的花岗石岩层和周边相得益彰的自然植被作为当地自然特色景观保留下来;勿洛水库公园,利用临水缓坡等四周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处享有湖光山色的“鸟语林”;淡宾尼镇的太阳广场公园,为居民创造了可同时容纳 800人使用的多功能剧院。

图 5-2 微观层次的邻里公园
图 5-2 微观层次的邻里公园

图 5-3 通过邻里公园激发社区活力
图 5-3 通过邻里公园激发社区活力

  5.1.1.3、公园连接道系统

  80 年代末,鉴于土地的昂贵和稀缺,公共组屋借助公园连接道系统将名胜古迹、人流高度聚集地、自然生态保护区、中心公园等开敞空间串联成一个群众可以连续游览步行的绿色网络系统,提高景观资源的利用率和观察的可达性(如图 5-4)。如通过利用公园连接道将排水道缓冲区、车行道保留区等低效用地改造成目前仍受居民青睐的娱乐场所。绿道途经或穿过密植本地植物的自然生态区和鸟类活动区域,间接性小广场和节点点缀以增加趣味性,并与本地的居住区或整个区域甚至全岛相互连接构成闭环,让居民能通过绿道直接前往居住区或自然保护区。建成后的绿道深受公众喜爱,成为居民玩耍娱乐、家庭聚会、亲近自然等功能场所。

图 5-4 新加坡概念规划之公园连接道系统
图 5-4 新加坡概念规划之公园连接道系统

  5.1.1.4、生态景观协同

  2000 年以来,公共组屋在国际呼吁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倡景观绿化系统以景观协同为主的生态理念。即结合相互交错的生物系统和地理系统,利用周边自然资源特征,为城市景观系统提供相互共生和可持续的运行环境(如图 5-5)。

  如碧山公园,在综合考虑土壤保持的功能需求和美学及生态学的基础上,利用创新性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将原来的混凝土水渠改造成自然流淌的河流,还增设了滨水散步道及 3 处主题游戏场吸引人流的参与。

  在增进居民使用的同时,公园设计更加关注生物多样性。对敏感的生物栖息地进行保护,维持动植物间的生态平衡,利用生态维度和可持续的方式为野生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的家园,如给蜻蜓提供芦苇地、种植产花蜜植被吸引蝴蝶、给鸟类提供静谧的湿地等。并用与自然特征相匹配的天然方式保护自然,如:使用木板路、护根覆盖和天然透水材料来防止损害敏感性土壤、利用野生植覆盖的浅水槽或凹地制作生态洼地,防止暴雨、滑坡等形式的水土流失。让生活在混凝土城市的居民能够站在生态维度的角度,养成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教育模式,这种可持续的方式增进公众在对自然观念和行为上的微妙变化,进而营造出富有社会文化活力和健康生动的空间。

图 5-5 社区公园中对自然的运用
图 5-5 社区公园中对自然的运用

  5.1.1.5、邻里守望

  新加坡公共组屋对外开放比例高达 80%,同时也是全球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作为新加坡安全保卫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邻里守望社区管理制度对社区开放性管理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在 500 户至 1000 户社区规模设立一个完全由居民志愿者、居委会和警方共同组成的非正式管理组织,共同维护社区警务安全管理工作。在警民合作的框架下,社区居民定期协助社区警察推广社区罪案宣传活动和犯罪防治训练,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必须参与,并意识到他们可以为社区的安全保障作出贡献。目前新加坡拥有 7000 个邻里守望相助小组和 600 个居民巡逻队,每年公众协助破案的比例达到总逮捕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我国应吸收新加坡公共组屋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建立健全公共组屋相应有效的景观系统体系,从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动植物的栖息生境、生态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规划和考虑,增进公众对自然的了解和情感,并根据居民的使用意见或建议进行改善,争取居民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升社区凝聚力,实现城市人文社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5.1.2、日本新城建设的街区营造

  日本早期采用的独立式和行列式住宅模式,与我国的封闭式社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利用工业技术批量建造千城一面的封闭社区,以对外封闭换来的内部环境的安全,却破坏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影响了城市结构的整体性。基于对封闭社区所带来弊端的反思,政府在大阪的千里新城,京都的洛西新城、东京的幕张、多摩新城等新建城市中探索和实践适宜的住宅模式,而日本幕张滨城社区的巨大成功也为街区型社区设计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1.2.1、社区概况

  幕张新城,位于东京以东 25 公里,北为文教区,南面海边公园,西临城市中心,用地规模 84 公顷,常住人口26000 人,主要作为东京的附属城市中心,分担东京过剩的城市职能,以幕张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具备会议筹备功能、科研开发功能、展览功能、商务中心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居住功能等多样化国际城市职能,聚职住研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如图 5-6)。

图 5-6 幕张“滨城社区”总平面图
图 5-6 幕张“滨城社区”总平面图

  5.1.2.2、住宅塑形都市

  日本幕张滨城社区强调“住宅塑形都市”的城市规划理念,认为城市是座大建筑,建筑是座小城市,而社区是城市中的复合性、开放性、场所性的都市街区空间,重视城市、建筑和街道的一体性。借鉴了欧洲传统的街区型社区概念,以街区单元为基本组成单位,围合形成私密内院,形成了统一且变化丰富的"沿道中庭型住宅”特色。

  5.1.2.3、社区空间构成特征

  幕张滨城社区空间构成主要分三部分:复合性、开放性、场所性。

  复合性指在社区附近布置商业和商务等公共功能,并对城市开放,构筑工作、旅游、居住等多元化的城市功能混合空间,解决居民各方面等需求;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方式,并利用街道路面形态和铺地材质的变化管制道路的功能使用和限制车辆速度,以保证行人安全,塑造适宜步行并具有热闹氛围的街道空间(如图5-7)。

图 5-7 幕张“滨城社区”道路景观
图 5-7 幕张“滨城社区”道路景观

  开放性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对街道界面、建筑退让距离、街道宽高比值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打造都市街区形态上的开放空间。如:规定步行街两侧建筑挨道路红线布置,扩大步行空间和活动场所,相邻街区距离与高度比(D/H)保证在 1 左右,形成居民积极活动的开放空间。另一种是维系社会文化的地缘关系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保证住宅模式建设的同步进行。场所性,指从设计上赋予每个社区具有个性的面貌,避免单一化的建筑风格。

  如建筑结合内外有别的中庭活动空间进行沿街布置,以重现现代生活中逐渐消失的街区空间和邻里关系,设定沿街建筑的墙面比(即实墙部分的面积应不低于立面总和的 60%),形成开放统一的沿街建筑风貌。根据自然河流、景观公园、人文环境等周边环境,因地制宜,打造具备当地特色的建筑性格及适宜居民居住的生活氛围。

  5.1.2.4、制定社区城市设计导则

  另外编着了完善和系统的《幕张滨城住区城市设计导则》,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设计原则和手法,对日本的街区型社区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应借鉴日本的都市街区理念,从过去功能单一的封闭社区过渡到现在集复合型、开放性、场所性等多空间功能的街区住宅模式,利用多种功能混合实现集居民“住”、“职”、“游”一体化的十分钟生活圈,为居民生活工作带来便利。

  5.1.3、韩国分级邻里的日常生活化

  韩国的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 90%,以街区邻里为基本单位排列组合的规划模式较普遍,也导致了社区的封闭化、街道活力减弱、城市公共空间衰退等现象。韩国觉悟到社区规划“城市性”的必要性,开始了对城市空间日常生活化的探索之路,社区规划也开始摆脱封闭化的难题。

  5.1.3.1、分级理论下的社区规划

  为缓解社区封闭化现象,韩国根据日本日笠端氏的“分级理论”,以小生活圈、中生活圈、大生活圈的形式对社区进行划分。1980 年开发的果川新城是分级理论的典型代表(如图 5-8)。果川新城占地面积 271hm,人口规模 14209 户。

  果川新城依据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范围,取 1-2 万人口规模的中型生活圈和400-800m 的小学、中心绿地等公共设施服务半径作为中间值,将社区分级划分为大、中、小三个规模等级。另外,利用步行绿带贯穿城市的每个景观节点并与每个邻里单位相链接,在其风洞效益下注入新鲜空气,实现社区建筑绿色节能的通风效果和衔接整个城市的纽带作用。

图 5-8 果川新城概念示意图
图 5-8 果川新城概念示意图

  5.1.3.2、线形公共设施轴

  随社会发展和物质需要,居民日常生活空间逐渐从过去的社区范围扩展到城市空间。为摆脱封闭性社区对人们行为活动的限制,木洞新区在分级结构的基础上,借鉴英国 Hook New Town 的规划,引入健全的步行绿道系统和线形公共设施轴(如图 5-9)。一连串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城市轴与步行绿道的交汇处,保证居民可以通过步行道路安全到达学校或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场所,给居民的健康出行和户外环境带来了多样性,也给城市空间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步行绿道不仅是简单的交通渠道,还起着包容各种户外活动的作用,产生设施交叉布局的集聚效应,构筑了网络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了安全舒适、宜人多样化的社区环境和步行空间,为社区的开放性提供了先决条件。

线形公共设施轴
图 5-9 线形公共设施轴

  5.1.3.3、街区重叠

  街区重叠,指在两个街区相邻或交汇的步行绿道或生活街道两侧布置共同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合二为一的街区公共设施共享模式,提高配套设施的服务效益和街区的经济活力。华城东滩新城遵循分级理论的基础上,由 26 个被城市支路分割成的 500x500m 独立街区组成,学校和组团绿地等小型配套设施布置在每个小生活圈的交汇处,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布置在相邻街区生活街道两侧。实现资源对外开放共享(如图 5-10)。其次,街区重叠所形成的步行绿道轴和配套设施空间成为相邻社区间联系的人际枢纽,构建社交化的邻里关系结构体系。

图5-10 华城东滩新城街区规划概念
图5-10 华城东滩新城街区规划概念

  5.1.3.4、地区单位规划

  地区单位规划,指利用城市设计概念和设计手法,协调社区与周边地理环境、道路交通、人流使用等各方面的关系,实现城市空间的日常生活化。

  盆唐新城通过 26 个 300x400m 的独立街区对城市路网进行补充和划分(如图 5-11),为后期城市发展预留了一定的道路空间;将西部炭川为首重点发展区域作为盆唐新城线性城市轴的重要节点进行经济引导。线性城市轴贯穿并引导地铁站、中心绿地等大型城市职能枢纽,并作为社区中心集中布置公共配套设施。地区单位规划,构筑了网络化的道路体系,提供了社区城市化设计的理念,奠定了城市日常生活化空间基础。

图 5-11 盆唐新城街区规划概念
图 5-11 盆唐新城街区规划概念

  5.1.4、中国城市型社区的混合功能

  5.1.4.1、项目概况

  北京建外 SOHO 社区位于北京 CBD 核心区,与国贸中心遥遥相望,北临长安街,东临东三环,南临通惠河北路(图 5-12)。地面交通便捷,处于双地铁口交汇处,途经机动车和人流量巨大。占地面积 16.9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 70万平方米,由 14 栋公寓、4 栋办公、4 栋别墅、2 栋写字楼,以及 l6 条总长度1300 米的临街商铺组成。

图 5-12 项目地理位置
图 5-12 项目地理位置

  5.1.4.2、城市型社区设计理念

  建外 SOHO 规划前期面临着一系列设计难题,如:受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封闭概念影响,北京当时大部分社区以围墙围合的方式呈封闭状态,形成一个个独立封闭区域,造成北京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堵塞,在此背景下政府在该项目设计方案上提出对生态和公共环境等城市层次的创新和要求,为此,担任建外SOHO 项目首席设计师日本山本理显,从休达摩洛哥城市的旅游体验中寻得混合功能的城市型社区设计灵感,即建筑应看成城市的一个细胞或元素对待。不论是社区使用,或是办公场所,或是商业设施,剧院、艺术博物馆等多样化建筑,都是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应该按照城市设计理念去设计建筑,使其具备城市的功能并分裂繁殖下去。

  基于该理念的基础上,建外 SOHO 项目方案进行了两次结构调整(如图5-13):第一次通过城市支路的介入将地块分割成更适宜的尺度,以及发挥社区支路的微循环交通疏散作用;第二次将中间商业核心地段改造成向城市开放共享的中心绿地公园,为周边身心疲惫的上班族提供修身养性的户外公共活动场所。

  最后在建筑群功能定位上将其打造为一个功能混合的城市型社区,以竖直分布的景观绿化、开放性的街区界面、多层次的视觉空间景观以及对外开放的道路结构等特征向外界传达多功能融合的城市型社区理念。

图 5-13 建外 SOHO 社区规划图的三个阶段
图 5-13 建外 SOHO 社区规划图的三个阶段

  5.1.4.3、功能的混合与叠合

  作为多功能混合的城市型社区,建外 SOHO 采用垂直划分手法对不同功能的使用进行竖向划分(如图 5-14)。将内部结构划分成五层界面:地下一层结合首次露天下沉花园(如图 5-15),营造出敞亮的地下街和高差变化的层次空间景观,并兼作停车场及设备房使用;1-2 层为顺应街道走向布置的公共性质商业空间,其连续开放的沿街界面和透明玻璃橱柜将商业内部陈设品进行最大化的广告效益,吸引大量顾客的焦点和关注;3 层以及 3 层以上局部楼层作办公场所使用,并利用商业裙房屋顶配置了供办公人员使用的屋顶空中花园和起连接作用的附属架空天桥(如图 5-16),展示眺望、平视、仰视、俯视等多重角度的视觉景观。

  办公楼层以上则是针对不同人群设计的住宅和空中别墅。各个竖向建筑功能通过不同的电梯进行分区管理,互不干扰,并在每幢住宅楼入口处安排门卫进行电梯管理。这种社区安全防范的做法跳过社区封闭管理环节,直接过渡到建筑单体,并将底层建筑打造成对外开放的传统街区空间,实现建筑层面上的城市职能。功能混合实现了疲于来回奔波上班族对“职住一体化”的愿景,节省了交通时间和提高了时间的高效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都市理念。

图 5-14 建外 SOHO 功能的叠合和垂直分区
图 5-14 建外 SOHO 功能的叠合和垂直分区

图 5-15 建外 SOHO 社区下沉式庭院
图 5-15 建外 SOHO 社区下沉式庭院

图 5-16 建外 SOHO 屋顶平台
图 5-16 建外 SOHO 屋顶平台

  5.1.4.4、创造连续开放的街区界面

  建外 SOHO 采用连续开放的街区界面(如图 5-17)。通过设置多个开放出入口直接对城市空间开放,取缔传统围墙封闭形式和减少封闭空间对外的排斥性,建立起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如从城市道路引入多条宽度不一的街区道路到社区内部中来,并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居民日常所需的理发、餐饮、美甲等商业服务设施;建立舒适的步行系统、丰富多样的景观小品设置和活动内容吸引外界自由流动的人群进入社区内部,营造活力的街区氛围;将居住、工作、休闲、消费等多种功能融入到街区底层的公共商业空间里,并结合街道走向布局形成连续的商业一条街,以最短距离和最大效率解决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时尚潮流商业文化活动的举办和充满人情味小街文化的营造,吸引了众多知名大鳄在此即兴演讲或行为艺术表演、文化沙龙、新产品的品牌发布会等,恢复城市昔日的街区活力和成就了城市街区生活的热闹繁华,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

  建外 SOHO 中缓解交通压力的道路细化结构、与城市开放共享的景观设施、多元化垂直功能混合、土地集约高效开放等城市型社区设计特征,不单单是突破性的建筑概念,更是体现了一种北京新生代的居住模式。

图 5-17 建外 SOHO 连续的沿街界面
图 5-17 建外 SOHO 连续的沿街界面

  5.1.5、巴塞罗那城市街区的艺术环境

  素有“伊比利亚半岛的明珠”之称的巴塞罗那,作为西班牙最大的工业中心,利用其哥特式建筑风格体系和窄马路,密路网的街坊形态,与悠久文化的历史古城和老旧的工业建筑交相辉映,营造出艺术文化与生活街区相融合的城市环境,给每一位到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图 5-18,5-19)。

图5-18 街区式布局
图5-18 街区式布局

图 5-19 窄马路,密路网
图 5-19 窄马路,密路网

  5.1.5.1、方格网街区模式

  巴塞罗那采用 130x130m 的棋盘形街道网格体系,根据车辆转弯半径限定了20m 左右的街道宽度,形成以中间 10m 作为车行道、左右两侧各 5m 作为步行道的人车混行交通系统。并在街区转角处预留了居民户外活动空间,以街道宽度为切角斜边长度进行 45°倒角处理,形成每 130m 可供行人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而增加居民城市生活的户外情趣。另外,根据实际项目需求,采用多种建筑空间组合布局形式沿街区边界设置公共配套设施以满足人们生活消费需求,避免城市均质肌理的单调重复(如图 5-20,5-21)。

图 5-20 街道平面图
图 5-20 街道平面图

图 5-21 街道透视图
图 5-21 街道透视图

  5.1.5.2、土地功能的混合利用

  巴塞罗那采用传统的商住模式,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近的工作岗位,减少交通出行的时间和距离,丰富社会就业体系和经济结构,并结合城市交通节点设置居住、商业、休闲等多样化城市功能建筑,如:结合铁路、地铁等城市大容量交通运输系统,在城市中均匀铺设对外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形成贯穿整个城市的城市连续生活圈,在均衡城市居住、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社会要素体系的同时,也保障了城市公共设施均质化——保障所有居民享受无差别的城市配套资源和物质生活利益分配的平衡。

  5.1.5.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巴塞罗那的城市休闲空间规划设计中,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城市不同群体居民日常的生活需要和情感需求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打造尊重当地人文历史、尊重自然特征的都市户外休闲空间,获得城市居民情感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参与。如将车站或采石场等废弃空间打造成具备多样化活动内容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活动场所,保证不同人群多种需求的满足,并利用周边地势和自然环境设置大地艺术景观促进周边人气的聚集和吸引,以唤醒城市空间的生机与活力。巴塞罗那这种既实用又美观城市休闲场所,不仅缩小了开发规模与成本,还避免了环境的破坏。此外,除提供充足的活动场所之外,巴塞罗那还特别注重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打造。结合居民喜好,通过在公共休闲空间中随处摆放着的文化艺术品逐渐渗透到休闲空间中去,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质,丰富居民的精神世界(如图 5-22)。从传统博物馆无人问津的陈设艺术品跳跃到城市公共空间随处可见的艺术品,成为巴塞罗那城市的文化象征和居民的精神食粮。如马西亚纪念碑作为城市象征性地标,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喜爱。

图 5-22 文化生活街区
图 5-22 文化生活街区

  巴塞罗那在尊重自然、尊重人文历史、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上,继承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肌理,酝酿着城市居民精神的艺术沉淀,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契机,锻造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其城市休闲空间规划建设的经营模式和可持续设计理念,是不可或缺的借鉴财富。

  5.2、国内外开放社区发展模式的启示

  5.2.1、街区式社区的风险属性

  规模过大的社区建设存在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高风险,而依托于密集路网划分下的街区式社区可以大大降低土地开发的门槛,使资本较少的房地产商也能参与各类社区的建设,便于快速启动建设,建设周期也会缩短,这将降低开发的风险和减少资金投入。居住街区模式还提供了居住与各项配套设施分离的可能性,也便于企业组织起更为专业化的设计和建设。

  5.2.2、城市层次的绿化体系

  封闭社区在其密闭居住空间中所创造出的“只可远观,无法使用”的“花瓶景观”,不仅没有抓住居民内心需求的本质,还忽视了与社区周边城市空间的开放互动,造成城市景观资源的私有化和浪费。而在开放社区体系中,以步行绿道为网络,以景观为节点,形成“点、线、面”串联的城市层次绿化体系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最有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当前的城市绿道建设和资源共享相呼应。

  5.2.3、功能混合的综合效益

  面对中国当前快速城市化逐渐呈现的城市问题,功能混合应成为我国实现紧凑型城市社区的建设形式和重要方向。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多功能混合布局形式和紧密配合打破了传统社区的封闭形态,提高公共配套设施利用率、优化社区生活品质,强化土地利用强度以及引入多样化公共活动等。另外,多元化活动内容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如:居住功能促进了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而公共配套设施形成的土地溢价和人流聚集效应吸引了办公场所的入驻,而工作岗位的限定为周边的社区提供了刚需人群。混合功能的社区模式为周边公共配套设施提供稳定的消费人群,从交通源头上减少通勤人数和通勤距离,多元化街道活力鼓励了社会交流和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避免同质社区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安全隐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职、住、游”混合功能生活模式。

  5.2.4、城市交通的多元化

  为改善目前城市交通拥堵和机动车急剧增长等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方向,需从窄道路和高密度结构作为城市交通“微循环”的突破口。

  相对传统容易在交叉口形成交通混乱局面的双向宽马路交通结构,街区模式的窄道路和高密度路网更容易营造组织清晰、流线整齐等单行线特征的城市道路。机动车在局部道路堵塞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其他路线,行人过街只需要注意单个方向的行驶车辆,尺寸合理的街区规模更能刺激居民慢性步行或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同时也方便公交站点和线路的布置。形成人性化和多元化的城市交通模式。

  5.2.5、城市公共设施的共享

  过去,传统社区“捆绑式”建设的公共设施由于社区的封闭性造成服务面窄,常常面临后期经营不佳、盈利不足等情况,导致开发商将原有配套改建成与居民日常实际需求相违背的盈利功能。而打开封闭社区,实现公共设施的共享,有助于将多余闲置的休闲、文化、体育、教育等具备城市基层功能的捆绑式公共配套设施向城市开放,为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设施场所和活动内容提供物质基础,发挥公共设施应有的效率和效益,使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

  5.2.6、活力街区的开放界面

  社区的封闭式围合界面和公共性质活动的缺乏削弱了街区周边的公共活力,违背了人们对街区使用的行为习惯。如:街区出现了居民针对封闭街区而采用的破墙开店、占道经营等畸形发育商业设施。而街区的开放界面,通过在街区布置商业、服务业等各种随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的公共活动,创造出融合社区界面与道路空间的街道活动空间,为居民提供充足的休闲活动场所、就业岗位以及商业消费等。在活化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活力的同时也为街区的自然监视注入持续的人流。

  5.3、本章小结

  通过分析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不同社区设计理念和特征,阐述街区型社区模式在土地开发层面、交通层面、景观层面、功能层面、居住层面等社会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国外街区型社区和国内开放社区的发展经验,为开放社区设计策略的研究提供借鉴。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