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发布时间:2019-10-15

第 6 章 开放社区设计原则与策略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开放社区规划设计方案探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街区型开放社区构建研究绪论
  【第二章】开放社区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城市居住社区模式发展及影响
  【4.1-4.2】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及方法
  【4.3-4.5】用户体验调查和现有街区型社区主要问题
  【第五章】国内外开放社区设计方法与实践
  【6.1-6.2】开放社区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3-6.4】街区边缘界面设计和街区道路的开放性设计
  【6.5-6.8】可防卫空间、景观系统及公共设施设计
  【参考文献】新型开放式社区建设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6.1、开放社区的设计原则

  6.1.1、区位适应性原则

  开放社区建设应考虑适宜的区位选址。作为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开放社区具有界面开放、功能混合等特征,但也面临混合功能需考虑的建筑朝向以及社区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噪音干扰等问题。因此,开放社区并非一种适用于任何地段的万能社区模式,其建设需对项目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以及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从气候条件看,相比北方城市,低纬度、气候适宜的南方城市更适宜开放社区的建设;从地理位置看,社区开放和功能混合程度与距离城市中心区的距离成反比,越靠近市中心,城市道路密度与建筑密度越高,对社区的开放性与混合性的需求则越高,越适宜开放社区建设的设计理念原则。尤其是各项服务设施便利的城市中心地段,其公共资源共享和功能混合的特质能对日照时长较短的围合式布局住宅进行一定的资源配比和补充。从人文环境看,在目前邻里关系逐渐淡化背景下,开放社区建设更加符合人们对过去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生活居住模式的接受和认可。

  6.1.2、适度开放性原则

  开放与封闭是相互统一、相互对立的辩证关系,没有绝对的开放也没有绝对的封闭。在现实生活中,封闭式社区虽然有诸多诉病,但也不意味着完全开放的社区模式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社区的开放性应在充分研究中国国情基础和城市的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开放措施和弹性策略,对开放社区的建设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展开与实施。另外,在社区对城市适度开放的同时也要维持部分的封闭型,如保证社区原有居民的私密性和安全感,营造能被居民接受的开放性领域空间和归属感。

  6.1.3、邻里互动共享原则

  人际交往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居民之间润滑邻里关系的社交软件。社区环境的营造应结合居民的社交需求和行为习惯进行布置,营造与居民社交活动有所交集的户外活动空间,激发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社交的主动性。针对不同人群的活动内容,应采用相对应的社交空间设计,以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用户的广泛性。其次,控制居民交往空间的适宜尺度,避免过大容易使居民之间的交往深度淡化,尺度过小则容易激发居民对空间使用的矛盾与争执,使社区形成良性的、开放的、和谐的人际场所。

  开放社区的资源共享,不仅仅是为当地居民的社区生活创造便利,还为居民的情感交流提供倾述渠道,更是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6.1.4、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存原则

  功能多样化是指在社区设计中将商业、办公、居住等多种功能与社会文化相融合,这种多元性更加丰富居住区城市职能的内涵。由于城市肌理、社会条件、文化差异,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与性别、不同伦理与文化概念的居民,对社区功能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社区功能定位上,应做到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存。

  6.1.5、统筹兼备可持续原则

  社区囊括了街区活力、公共设施、景观绿化等组成部分,其复杂性决定了开放社区需对各个组成部分的开放性进行统筹兼备,以保证开放社区整体开放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6.2、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

  6.2.1、大开放、小封闭的社区结构

  开放社区的街道是开放的,内部空间是共享的,难以形成闭合空间。而私密性和领域性,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过去由院落式住宅围合而成的私密空间,和街巷组合而成的公共场所,很好地阐述了公共与私密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开放社区中,采用共享组团和封闭建筑单体组合模式,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格局,平衡街区的私密性与公共性。大开放指的是打开社区与城市道路接驳的内部道路,实现慢性交通和步行系统的微循环,降低机动车的出行率和缓解部分城市交通压力,并根据居民生活实际需要设置适宜的社区出入口和公共汽车站点,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社区承担部分城市交通职能;小封闭,则是出于对居民的私密性、防卫性等心理层次需求,通过在部分社区内部道路设置减速装置或路障,降低车辆流速和噪声干扰,保证居民生活安静环境,或是对建筑单体进行单独门禁管理,保证居民个人领域的私密性和封闭性,打造具有领域感和社区感的开放式社区。

  如北京沿海赛洛城,在整体结构开放的前提下,将占地 1-2 公顷的半围合院落式社区结合居民对安静私密的活动空间需求,打造“开放——半私密——私密空间”的自然融合空间,利用开放式界面将外界的中央商业街和社区内部的景观绿地分别向内渗透和向外延伸,形成内外多层次的景观融合。大开放、小封闭的街区模式营造了外界积极活泼的交往空间、社区内部安全私密的生活空间以及共享开放的公共设施和景观绿地等组合而成的社区环境。

  6.2.2、功能多元混合的空间布局

  开放社区在紧凑型布局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不同业态功能需求,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混合。功能混合是指在仅有居住功能的建筑空间布局上,引入商业、办公等多种功能或服务设施,与城市建立起开放的空间结构。功能的适度混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单一功能引起的大规模集聚,减少生活、就业分居两地的交通时间和出行距离、提高居民交通往返的高效性和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功能混合也为街区活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社区建设在对细化地块的基础上,有两种开发模式,一种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聚集不同建筑的功能,如社区内部供居民居住,外围沿街设置公共设施,或社区上部分作为居住,在底层提供公共设施;另一种是在相邻的不同地块设置居住、教育、商业、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实现商业、就业和居住镶嵌在一起的多元生活模式,实现在城市微观层面上的功能融合。小规模的功能混合社区模式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建筑密度,从过去的 30%建筑密度提高到 50%左右,促进城市土地的紧凑布局和经济价值,解决当前地皮昂贵等城市问题。

  在多元化的规划布局中,根据居民对开放性和私密性等多样性要求和程度进行过渡性综合设计,并建立起功能相对独立、空间相对适宜的复合型空间格局。如在商业办公等屋顶平面或露台设置屋顶花园,作为居民住宅入宅前的户外花园,在竖直方向上实现商住两个不同体系的复合和交叉,确保城市公共场所和居民私密性空间的秩序与分离。

  通过将高楼抬高,空出底层空间布置景观道路和公共场所,供居民活动使用。

  底部 1-2 层布置公共商业,中间 3-6 层作为商务办公,7 层以上供居民居住,形成具备商业、办公、居住等混合功能的城市型建筑。开放社区的混合功能为人们提供了可以在居住、休闲娱乐和工作空间中进行自由切换的可能,满足居民一天生活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所需,实现五分钟生活圈,避免人流每天无意义的重复往返,减少交通运输的压力(如图 6-1)。

图 6-1 功能多元化社区
图 6-1 功能多元化社区

  6.2.3、活力交融的街道空间

  街道作为居民城市生活中高频率使用的公共空间,对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开放性设计,展示了居民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和城市的多样性风貌,塑造活力四射的街区形象和城市以人为本的整体形象。

  美国环境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认为,人类活动在城市空间环境的创造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把环境比拟为“容器”的话,那人类活动就是给“容器”——环境赋予生命的“生成器”,没有人气的环境或空间,只是没有实际意义和社会效益的物理尺度概念。因此,只有活动与空间两者的紧密联系,才是构成一个优秀环境空间的必要条件。黑川纪章的“异质共生”概念,认为环境具有生物界中异质共生的现象,外来者的入侵可能与环境建立起新的联系,这个联系可能是积极、互为共生的状态。人类活动是街区活力的催化剂,而提高社区边界区域的人气和活动量是开放社区设计的关键。

  空间组合型的公共设施沿街道边界布置比非空间组合型更能催发街区活力、提高街区的活动量,加强社区内外空间的对话以及增强内外居民人际往来的频率(如表 6-1)。同时,由这些活动塑造出丰富有活力的街道生活和人气效应,创造出适宜的室外活动空间,给街道区域和社区边缘的自然监视提供了很好的流量,大大降低了在街道犯罪频率,增强了社区的安全感。

表 6-1 公共设施与住宅布局关系
表 6-1 公共设施与住宅布局关系

  6.2.4、尺度宜人的街区模式

  街区的尺度感,关系着居民的舒适度和场所的环境质量。居住用地规模过大,影响城市道路与土地利用格局,很难支撑正常城市交通和居民出行,但街区单元规模也不应无限缩小,而是存在一个适宜的区间范围。其次,社区的用地规模通常是根据城市路网的划定而限定的,城市整体道路规划模式和城市肌理是社区规模的决定因素。因此,街区的尺寸主要取决于城市道路间距。

  从认知交往能力考虑。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 70-100m 的范围内,人们可以准确地互相辨认,超过 130-140m,就无法分辨人的轮廓、性别、年龄等。鲍赞巴克认为良好邻里关系的社区应该在 150m 空间范围内。学者王兴中采用“感应邻里区法”得出中国邻里社交范围约在 100m 内。因此从认知交往角度看,街区单元的规模不应超过直径 150m,面积 2 公顷的空间范围。

  从土地开发效益考虑。学者梁鹤年分析增加土地效益的关键是临街面的多寡和地盘大小的比例,相关研究表明,60-180m 临街面和 1:1.2-1:1.6 范围内的临街宽度与进深比的临街地块,可以拆分为 60x90m 或 180x180m 等高效发挥土地价值弹性和商业设施效率的多种尺寸。王金岩在《城市街廓模式研究》通过对交通出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等进行综合性研究,认为80-150m 是最适应的街区尺度。

  从城市交通运转考虑,美国学者赛克斯那(Siksna)总结出 80-110m 是理想的交通网格。学者蔡军通过对街区单元长度与居民出行效率之间的量化分析,得出欧美等发达国家采用 0.5 公顷街区单元规模和 70-100m 的路网结构。

  根据《意见》的要求,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 8km/km2,据此推算,道路中心线间距约 250 米,街区尺度约为 200 到 230 米之间,街区单元规模为 3.33 公顷左右,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功能不同的街区单元尺度要求不一,因此,单元尺度以 200-250 为宜。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和中山万科城市风景项目采取了 60-200m 的街区尺度和0.5-1hm?的街区规模进行实践。作者通过实地调研验证了该尺度和规模对住宅区和城市的结合、住宅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及居民的认知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因此,城市街区的尺度可在 60-200 米之间,规模可在 0.5-1hm?之间,综上所述,开放社区应由若干个 80-250m 尺度的基本街区单元组成,并保持在 1.5-2.5 公顷适宜规模内。并在该范围内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地理区位、道路交通、汽车保有量等多种因素,确定街区单元规模尺度的确切数值。如街区规模尺度随商业价值和交通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6.2.5、层次丰富的街区景观

  开放社区的街道景观,是构成城市整体形象风貌的重要元素。通过不同的规划指引,将多层、高层、超高层等建筑按照不同的方式设计,避免空间层次单一,根据不同的街区界面基地条件,结合功能分区设计丰富的街道景观,塑造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阐述了建筑距离 D 与建筑高度 H 间有某种比例关系存在(如图 6-2),以 D/H=1 为临界点,当 D/H<1 的尺度感容易给人抑郁的情绪,且随数值的减少而加重压抑的程度,而在 D/H>1 的尺度空间里,空旷的场地给人的空间感随数值的增大而减弱。除了遵循人的心理习惯之外,场所的尺寸也得综合考虑人的生理机能,如:耳朵的最佳视听范围在7m 以内,最大极限是 35m;眼睛的最佳识别距离是 30m,最远识别距离是70-100m。而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中,演变出的模数化也有对街区的尺度把握和研究,常见如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作为规范空间尺度的私家园林,采用约 30m 的百尺单位为空间模度,以保证刚好能观察到人的细节动态。而在北京胡同的建筑距离 D 与建筑高度 H 刚好处于临界点 D/H=1 的状态,5-7m 的胡同间距营造出适宜居民交往的人性化空间。

第 6 章 开放社区设计原则与策略
图 6-2 街道空间高宽比示意图

  如北京沿海赛洛城采用多元化的建筑立面风格,营造不同的社区差异和变化活泼的生活气息。新区每个街、每个组团有多个建筑师参与设计,强调风格、建筑类型,结合居民本身的多样性和归属感,构成了人性化的、丰富多元化的街廓。采用转角建筑的形式、标志性节点、建筑物围合空间、融入休闲购物的商业公园等街区景观,形成大一统、多层次的社区景观空间。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