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土木工程论文 > 建筑论文 >
国内外孵化器建筑典型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15

第四章 国内外孵化器建筑典型案例分析

  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题目】孵化器建筑楼设计与构建分析(←点击返回查看其余6篇)
  【第一章】众创时代企业孵化园建筑设计研究绪论
  【第二章】区位优势、功能混合及环境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孵化器建筑的发展概述
  【第四章】国内外孵化器建筑典型案例分析
  【5.1-5.3】在孵企业人员和产业行为特征
  【5.4-5.5】孵化器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原则
  【5.6】孵化器建筑的空间设计策略
  【5.7-5.8】孵化器建筑的设计风格
  【第六章】孵化器建筑设计——以武汉光电创新园为例
  【参考文献】创业园区建筑物设计与实现结语与参考文献

  本文选取北京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南京紫金(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广州万科云一期、荷兰乌得勒支科学园生命科学孵化器作为调研分析对象。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不断增长,国内孵化器数量也不断地在增加,但根据前文所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是孵化器重要集聚区,故特选取相应区域内较大城市如北京、南京、广州等内较为典型的孵化器建筑进行调研案例分析,除了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属于大型园区孵化建筑外,其他均属于面积接近的大中型孵化楼,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同时,选取荷兰乌得勒支科学园生命科学孵化器作为国外的典型案例,它不同于国内孵化楼一般面积规模较大的特点,它的建筑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建筑设计方法,包括外部立面形态和内部空间组织上特点突出,设计思想上较有创新性,对我国国内孵化器建筑设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故也选为调研分析案例。

图 4-1 调研孵化器建筑基本情况比较
图 4-1 调研孵化器建筑基本情况比较

  4.1、北京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调研分析

  4.1.1、项目概况——以“谷”为概念的大型孵化园区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位于北京市南六环以外的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期中部,总建筑面积为 28.79 万平方米(一期:约 13.09 万平米,二期:约 15.70 万平米),容积率为 1.5。该产业园以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集研发、孵化、生产为一体规划设计,目前已入驻医疗器械企业 30 余家,吸引行业从业人员 5000 余人,年产值超过50 亿元。

  园区规划以“谷”为主要概念,以谷流动性的形态融合渗透到整个园区,同时契合园区企业发展的动态性。项目通过引入“智慧谷”和“中国庭院”的概念,以大尺度的中央开放空间作为园区的主要交流空间和景观中心,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与屋顶花园,通过连廊形成立体式的步行网络,提高空间使用的整合度。项目通过室内中庭、咖啡厅、下沉式庭院、观景平台等非正式交流空间,创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打造创新社区,并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化服务和全周期服务。

图 4-2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入口和孵化器低点图
图 4-2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入口和孵化器低点图

  4.1.2、功能布局——五大功能区,功能复合化开发

  园区以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为主要定位,建筑的主要功能分为产业服务中心、员工服务中心、孵化器、标准厂房和小型研发中心五大部分。在设计中追求孵化园区开发的新常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功能复合化开发。

图 4-3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功能分区图
图 4-3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功能分区图

  产业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主入口区域,满足园区公共的产业服务需求方便入驻企业及人员的联系,并对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开放使用。同时产业服务中心将成为园区的标致性建筑;员工服务中心:位于园区中心结合下城广场设计,承担园区管理、公共休闲活动等功能,在下沉广场的两侧设置超市、餐厅、多功能报告厅、运动健身和商业配套等空间,满足员工的各类生活需求,员工可以一整天都待在园区,营造 24 小时体系;孵化器:位于园区东侧,主要承担中小型企业的孵化功能,提供小型研发生产、企业服务、研发办公和人才孵化基地的作用;小型生产研发中心:位于园区中部,主要承担小型生产、研发中心和辅助办公的功能设置;标准化生产基地:位于园区的西侧,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的生产车间、研发中心、检验检测和辅助办公功能。

图 4-4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功能分析图
图 4-4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功能分析图

  4.1.3、内部空间——大空间分隔模式

  因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整体规模较大,特选取与本文相关的中小企业孵化楼作为内部空间分析对象,孵化楼共七层(标准层平面如下图所示),每层均由研发办公空间、交通空间和共享交流空间等组成,地下一层还设有食堂,屋顶设计有屋顶花园。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柱距为 8.4*8.4m,建筑总高度为 27.6m,层高为 3.9m,首层高度 4.2m。内部研发办公空间采用大空间分隔模式,通常使用一个或两个柱跨作为一个孵化单元,未来可根据不同需求再灵活分隔。

图 4-5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孵化楼内部空间分析图
图 4-5 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孵化楼内部空间分析图

  4.1.4、案例小结

  本案例整体规模较大,采用产业园的规划布局模式,在水平方向进行并列式布局,将不同的使用功能置入不同的建筑物之中,功能分区十分清晰明了,但因不同功能之间分区界限过于明显,也会给内部人员的交叉复合使用带来不便;孵化楼内部采用8.4*8.4m 的经济合理跨度,分隔墙体一到两个柱跨才分出现一道,便于以后的空间改造利用,同时随层在核心交通空间周围布置共享交流空间,对于促进内部使用人员交流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4.2、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

  4.2.1、项目概况——以“自然”为概念的大型孵化器建筑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位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一期用地的西南侧位置,总用地面积 4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7 万平方米。本方案建筑形态源于中国文化的本质精神:施法自然,犹如一片附着露珠的树叶漂浮于生态园区之中,呼应中关村软件园区规划的“浮岛”理念。建筑瓣状的形态布局仿佛叶子的脉络支撑起圆形地块内建筑对周边用地的场所控制感,建筑外界面融合中国文化谐和中庸的气质,瓣状外围采用圆弧的边界,整体圆润生动,虚实有序,使整个建筑融入生态园区之中。

  使用者可以从一层进入共享大厅,亦可通过绿坡进入二层办公层,每个瓣状单元之问均有通过门厅紧密联系起来,并围合成共享阳光中庭。必要时亦可将某个出入口划分为单个瓣状单元出人口使用,提供多种可能性的租赁方式。

图 4-6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低点透视和二层入口分析图
图 4-6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低点透视和二层入口分析图

  建筑屋顶以及地面一至二层的坡层,均采用复层绿化形式顺延环境绿地到建筑表皮,让自然元素由不同角度融入建筑,增加室内外的联系,因与环境高度融合,则建筑如自然生长而出,增加绿地面积,增大景观面。绿坡覆土屋面美化建筑外部环境的同时,有效增加建筑的自保温性能,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有效的减少建筑的内部空调和采暖负荷,减少夏季空调用能,改善了冬季建筑内的热舒适性。

图 4-7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绿化分析图
图 4-7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绿化分析图

  4.2.2、功能布局——垂直分区的功能分区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将孵化器的各项基本功能(如研发、中试、办公、会议、商务等)进行整合,最后分为均质办公与配套公共服务区两个板块。其中首层为公共共享层,设置后勤服务,商务茶吧,多功能会议,公共展厅和员工餐厅。二至五层主要设置租赁办公、公共空间、会议室、测试机房等功能,将均质办公和配套公共服务在垂直分区上进行区分。

图 4-8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功能分层布置分析
图 4-8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功能分层布置分析

  4.2.3、内部空间——完整孵化单元空间

  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体系,柱距为 9*9m,首层和二层高度为 4.2m,三至五层为4m。内部研发办公空间采用大空间模式,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完整的孵化单元,未来可根据不同需求再灵活分隔。同时孵化器内部通过功能的理性分析组合,孵化器内中庭的形态得以丰富,通过退台、中庭竖向交通楼梯和错落布置休闲茶歇方式,为办公空间带来各种交流活动的可能。

图 4-9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内部分析图
图 4-9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内部分析图

  4.2.4、案例小结

  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不同于昔日的工作模式往往是长走道与格子间的单调组合的软件科技园区。它创新地将辅助空间分散沿侧边布置,增加共享采光中庭,使得内部空间得以灵动丰富,办公环境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在采光相对不利的转角布置休闲活动和茶歇空间,并产生通风通道,使更多的室内环境亲近自然。其次,在设计时为了考虑灵活租赁办公而将每个花瓣都作为一个完整的孵化单元,若在孵企业面积规模较小的,十几家企业共用一个孵化单元,可能内部空间不一定像设计者想象的那么适用。

  4.3、南京紫金(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 D 地块

  4.3.1、项目概况——“流动”的高层孵化办公楼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南京主城区东部秦淮区内,是南京市主城区内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 D 地块即创业园科技创业研发孵化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 5.9 万平方米,办公楼 8 层,会议楼 5 层,建筑高度 34.65m(项目用地限高 35m),容积率为 2.19。因建筑基地本身呈狭长状,孵化楼以“华彩流章”为概念,设计了一组高层孵化办公楼和多层配套服务楼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体,在传统条形办公楼进行优化,通过角度错动和联系最终形成一栋“流动”的高层孵化办公楼,孵化楼通过流动的体量贯穿了整个地块,同时在街角处设置整体较矮的服务楼,通过空间的悬挑和错动使街角空间完整又大气。同时在立面上以玻璃和铝合金型材为主,表达出流动的意向。

图 4-10 南京紫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和孵化楼建筑鸟瞰图
图 4-10 南京紫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和孵化楼建筑鸟瞰图

  4.3.2、功能布局——水平分区的功能分区

  创业园科技创业研发孵化综合楼在水平空间上将功能分为两个大区——研发孵化部分和会议及信息阅览部分,其中研发孵化部分位于地块北侧展开布置,八层的研发办公空间可以根据租赁需求,灵活隔断成不同的孵化单元出租,而咖啡、休闲、小型超市等服务功能位于孵化楼首层,极大地提升了在孵人员在孵化楼内的便利性。

  其次,会议及信息阅览部分则相对独立,位于地块的南侧街角处,其中,首层为会议中心,主要为孵化楼及周边地块(周边大部分为开放信息、流媒体及网络商务等具有半开放性质的办公空间)提供会议及网络服务。

图 4-11 南京紫金(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楼功能布局图
图 4-11 南京紫金(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楼功能布局图

  4.3.3、内部空间——水平穿插休憩区的大空间模式

  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柱距大部分为 8.4*8.4m,因本身形态流动,故柱网也随形态变化而变化,局部有 6m 和 10m 的柱跨,首层高度为 5m,二至八层均为 4m。内部研发办公空间采用大空间模式,一段建筑体量都是一个完整的孵化单元,未来可根据不同需求再灵活分隔。不同孵化单元之间穿插核心交通空间、小花园等空间,给单调的办公空间带来了不少共享交流的场所,并且在建筑的端部和转折处设置有休息厅,阅览室等功能,充分利用建筑的不利空间转化为提升建筑舒适度的空间。同时,在三层设置有廊桥联系研发办公部分和会议阅览部分,内部人员可以便捷地使用孵化器的各类服务设施。

图 4-12 南京紫金、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楼平面分析图
图 4-12 南京紫金、高新技术产业园孵化楼平面分析图

  4.3.4、案例小结

  创业园科技创业研发孵化综合楼较好地解决了场地狭长和办公区域方正合理且非行列式呆板布置的矛盾,内部空间利用系数较高,平面经济适用,分布有休息区和小花园作为穿插,极大地改善了内部空间环境氛围。同时将会议信息服务部分单独成栋,既方便了内部管理需求又能成为周边地块的公共服务节点,提升了孵化楼整体的开放和共享程度。但是孵化楼因孵化单元都是延边大空间设置,中间会产生大量消极的内廊空间,可以适当考虑在走廊处设置凹凸扩大空间,创造一些休憩空间作为过渡。

  4.4、广州万科云一期

  4.4.1、项目概况——“漂浮的地平线”概念的地产孵化器

  广州万科云城项目位于天河区东北部的天河智慧城,是广州市最新规划的九大新城之一,由知名地产商万科集团投资兴建,万科云城总建筑面积为 12 万平方米,建筑共 9层,其中首层为底层商业,2-8 层为 loft 空间(含约 60 ㎡ 4.5 米层高的公寓、130-400 ㎡的 “九立方”创意办公空间和 3.6 米层高的标准小面积“云平方”写字楼产品)。广州万科云的设计概念是“漂浮的地平线”——将产品的顶层全部打通,在屋顶形成一个环形商务休闲空间,包括屋顶花园、慢跑道、开心农场、露天电影,甚至可以在屋顶办聚会 PARTY,提供给所有业主免费使用。

图 4-13 广州万科云一期总平面图和效果图
图 4-13 广州万科云一期总平面图和效果图

  4.4.2、功能布局——以租赁办公和配套公寓为主的功能组成

  广州万科云一期整体上将功能按不同建筑体量进行区分,把建筑分为 A、B、C、D 四个不同区域,其中 AB 区是“九立方”公寓和办公部分,主要作为配套公寓和小型孵化办公使用,C 区是“云SOHO”租赁办公部分,可以承担较大面积的孵化办公空间和商业服务空间,D 区是“云平方”共享办公区,主要为孵化企业提供共享办公、阅览、路演等空间,不同于其他投资主体的孵化器建筑,万科云一期是由地产商万科集团投资兴建,如何发挥每一个空间的最大价值便是万科云的特色所在,因此,配套公寓和租赁办公是主要的功能空间,中试车间、实验室等专业孵化器常有的专业空间在万科云中并没有设置。

图 4 14 万科云一期功能布局图
图 4 14 万科云一期功能布局图

  4.4.3、内部空间——均质办公和公寓空间与跌落生态休息空间的融合

  为了更好地快速实现租赁办公和配套公寓出售的需求,万科云一期采用均质化布局模式,即将内部空间尽量进行模块化设计(如下图左),每一间公寓和办公空间都是相同或者接近的空间尺寸和空间要素(如阳台、洗手间等),空间尺寸的模数选择 8.4m 为一个标准的柱跨,对于公寓部分则按照一个柱跨分为两间的分隔方式进行划分,而租赁办公部分则大多以一个完整柱跨作为一间办公室,至于共享办公区则分隔更为灵活,但8.4m 的柱跨模数还是在被贯彻使用中的。如下图右,万科云的内部空间除去功能空间外,剩下的都是交通空间和后勤配套空间。

图 4-14 万科云标准层整体平面图和 C 栋云平方标准层平面图
图 4-14 万科云标准层整体平面图和 C 栋云平方标准层平面图

  万科云一期的主要景观和休憩空间都通过设计集中在室外屋顶层和首层架空休息部分,充分体现了“漂浮的地平线”这一概念,通过跌落的建筑形式营造了生态、丰富、舒适的创业办公和休息空间(如下图左)。同时,“9 立方”的办公空间也是广州市场上唯一的 9m 高的创新办公空间,将 2 层 4.5m 层高的写字楼打通,即可实现标准层高 3 层的空间,极大地提升了空间使用率(如下图右)。

图 4-15 跌落的屋顶花园形式和“9 立方”办公空间模型
图 4-15 跌落的屋顶花园形式和“9 立方”办公空间模型

  4.4.4、案例小结

  作为地产投资兴建的孵化器,广州万科云一期做到了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较好地将可以租赁与买卖的空间和用于提升空间品质的屋顶和首层室外休憩空间的融合,尽量较少公摊面积来降低用户的购买和租赁成本,当然,这样极致的价值最大化设计也会带来一些必然的缺点,例如对入孵企业的规模的限制,稍微大型的孵化团队就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而且因为均质化较严重,企业标志性不突出,比较适合小型孵化企业的入驻。

  4.5、荷兰乌得勒支科学园生命科学孵化器

  4.5.1、项目概况——有层次的中型孵化楼

  生命科学孵化器(LSI)是一个为了在生命科学领域培育和孵化更多的企业的国外孵化器,位于荷兰乌得勒支科学园内,总建筑面积 6200 平方米,是一栋大面积由玻璃幕墙组成的有层次感的建筑,整体由研发、办公和商业部分组成。辅助性,灵活性和效率便是设计这座建筑的核心思想。

图 4-16 生命科学孵化器外立面透视
图 4-16 生命科学孵化器外立面透视

  4.5.2、内部空间——采光大中庭设计的功能空间

  生命科学孵化器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内部空间设计,通过在内部引入一个采光大中庭,将使用功能放置两侧,中间单边走廊围绕中庭设置,核心筒集中设置于建筑西侧,不占用南北方向的采光面,整个平面布置高效便捷。

  为创造不同企业之间更多的联系,中庭之间串联了多条连廊和上下楼梯,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建筑内部各个地方穿越、停留,同时首层大厅设置有大面积的休憩座椅,可供人们共享创业经验和向投资人员介绍创业项目。

图 4-17 生命科学孵化器内部空间
图 4-17 生命科学孵化器内部空间

  4.5.3、案例小结

  生命科学孵化器内部空间的高效性、集约性和共享性对于孵化器建筑来说特别重要,在有限的面积里创造更多的共享交流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产生更多的创意。同时,在垂直功能上将公共功能和研发功能进行区分,既保证了研发区域的私密性,又给研究人员能看到公共区域的热情,不会过于单调,空间舒适性较好。

  4.6、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孵化器建筑(北京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加速器、南京紫金(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广州万科云一期、荷兰乌得勒支科学园生命科学孵化器)进行案例调研分析,通过对其功能布局、内部空间等建筑设计手法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优缺点,为下文影响孵化器建筑设计的因素研究和总结设计原则和策略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返回本篇文章目录导航↑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