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代写论文网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代写本科论文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硕士论文 > MBA论文 >
探索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9-10-15

摘 要

  2013 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元年,自此开始,以新兴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各类非金融机构快速成长,助推了金融脱媒的进程,改变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着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商业银行以更为开放和主动的姿态,不断创新、谋求变革,逐渐将业务向互联网领域延伸。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金融中介理论、普惠金融理论、长尾理论,结合互联网融资、支付和理财三大领域,归纳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第三部分开始从银行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贷款、存款、支付业务以及信息资源方面的冲击通过对比产品、分析数据的方式总结出: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仅体现在业务的分流、利润的压缩、市场定位的下沉,客户资源的流失等方面,还表现为对于用户习惯的改变、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等一系列潜在的冲击。

  本文从第四章开始,借助工商银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工行这样一个传统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探索,重点介绍了其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旗下的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产品线。第五章针对性的提出了工行在互联网金融实践以及自身经营体制和理念上存在的问题,涵盖品牌建设、客户体验、产品创新、营销观念、渠道建设、配套体系等六大方面。

  综合互联网金融较之于传统金融的比较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工商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第六章从立足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围绕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打破部门局限、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增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能力,以及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配套支持等六个方面,为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加完善的策略建议。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品对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为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建言献策,对其他商业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

工商管理

Abstract

  2013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first year of The Era of Internet Finance in China,and since then, various kinds of non-financial institutions represented by emerginginternet enterprises grow quickly. The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disintermediation, and change the competition pattern of Chinese financial markets.Faced with the impact and challenge in the field of internet, the traditionalcommercial banks keep on innovating, seeking to reform and extending their businessto the internet field with more open and active attitude.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takescomprehensive use of Moder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ory, Inclusive FinancialTheory and Long Tail Theory, integrates the three areas of internet financing, paymentand money managemen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finance, alsoforecast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Started from the third section, this paper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to the fields of traditionalcommercial bank loans, deposits, paymen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products and analysis of data,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internet finance's impact on commercial bank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shuntedbusiness, the compressed profit, the sinking market position, and the loss of customerresources, etc., but also in a series of potential impacts such as the users' habit change,the accelera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he internet financeimpacts all of the mainstream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with different strength,mainly affects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 and personal finance.

  Starting from the fourth chapter, by means of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of ICBC,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loration in internet finance field of ICBC, a traditionallarge nationalized commercial bank, and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three largeinternet platforms and three large internet product lines of its internet finance brand'e-ICBC'. The fifth chapter puts forward ICBC's existing problems in internet financepractice, operating system and concept, includes six aspects such as brand building,customer experience, product innovation, marketing concept and transaction security,etc.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of internet fina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at ICBC faces, the sixth chapter ofthis paper provides strategic suggestions from six aspects: Establish the connotationof the brand, enhance the image of brand; focus on the needs of customers, improvecustomer experience; break departmental limitation, innovative financial products;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finance, innovative marketing mode;reinforce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services; and makeefforts in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This paper used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hrough the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roduct comparison and data analysis, to offeradvices and suggestions for ICBC'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provide a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other commercial banks' exploration in the internet financialfield.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Internet Finance; Development Strateg

目录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3 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2013 年 6 月,余额宝作为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共同的产物,正式亮相支付宝平台。2013 年 11 月,由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优孚控股共同持股的众安在线亮相复旦大学,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宣布正式成立。2013 年 11 月,“天使汇”众筹平台作为头条亮相《新闻联播》,这家国内排名第一的中小企业众筹融资平台,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在线融资对接服务。自此,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以其快速创新能力、海量的客户资源以及全新的营销模式,不断冲击并重塑着中国金融市场格局。纵观近三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不难发现其背后的历史机遇。第一,从政策层面来看,2014 年,互联网金融首次纳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并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从金融监管层发出的信号来看,国家正在鼓励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均为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壮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第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减弱,伴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低效率因素,均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空白和潜力市场。第三,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公司带来的全新的客户体验、便捷灵活的操作流程,能够直面客户需求,更加具有长尾效应。值得一提的是,“80 后”及“90后”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使用程度更高,这为互联网金融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客户基础。第四,站在技术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这种支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加具备融合能力和传输效率,使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更具潜力。正是基于这种历史机遇和背景,互联网金融公司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以网络小贷、P2P、众筹、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等为代表的多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百花齐放,不断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

  一是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理财及基金产品抢占了银行存款的市场份额,导致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二是从收入的角度来看,新兴的的互联网融资抢占了银行资产业务的份额,传统商业银行直接面临存贷息差收入的减少。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分流了传统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手续费收入,互联网理财与基金的销售也削弱了银行代理业务收入的份额。互联网金融正在改变着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面对着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商业银行以更为开放和主动的姿态,不断创新、谋求变革,逐渐将业务向互联网领域延伸。一是构建并完善互联网战略。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不断转变经营理念,提高互联网思维意识,部分银行将互联网金融上升至战略层面。

  例如,工商银行于 2015 年发布“e-ICBC”互联网金融战略,招商银行谋求在“平台、大数据、客户体验”等方面取得突破,广发银行将大数据管理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和应用方向。二是推出互联网特色平台和业务。一方面,部分银行进军电商领域,代表的有“掌上生活”(招行)、“橙 e 网”(平安银行)、“融 e 购”(工行)等。另一方面,部分银行开办互联网金融业务,例如,中国银行的电子钱包、中信银行的线上 POS 贷、农业银行的基金 e 站等。可以见得,传统商业银行仍然期望能够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互联网金融并非互联网公司的专利和独享品,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在金融二字。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做的并不是闭目塞听,也并非盲目“触电”,而是要对互联网金融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客观分析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创新路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1.2 研究意义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其边界也在不断扩张。虽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研究,但是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此外,当前文献对于互联网金融特征的研究较多,但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很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一是根据自己的理解为互联网金融进行了定义,将传统金融机构、新兴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公司均纳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体范围。二是在归纳互联网金融特征,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的研究充实了互联网金融的文献基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同时,本文通过选取工商银行作为传统商业银行的典型代表,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工商银行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通过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线,构筑起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品牌。然而,工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探索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其中既有互联网实践中诸如品牌建设深度不够、客户体验不佳、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细分不明确等问题,同时也存在着长期以来工行自身经营模式和体制的弊端。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进而为传统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及商业银行应对策略的研究多集中在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中,尤其是 2013 年以来,文献数量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截至 2015 年 2月 11 日,“知网”搜索到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中文文献约 74345 篇。这些文献的研究方向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对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二是研究互联网金融如何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影响和冲击;三是探讨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应对策略。

  (1)关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渠道来完成就是互联网金融。张玉喜,赵明地(2003)属于中国比较早期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学者,鉴于当时的发展情况,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即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完成传统的金融业务,并且这会成为未来银行的一种发展趋势[1].彭爱武,陈妞(2009)从电子商务的角度出发,认为网络金融意味着金融业务及信息通过网络渠道来办理和传递,并且将来整个金融产业都将通过网络为载体来运转,从而彻底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2].宫晓林(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借助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移动支付等方式,仍然是以信息科技为载体的金融创新模式[3].部分学者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业态。谢平、邹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平行于当前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的第三种金融模式,这种模式在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方面均与其他两种模式有所不同[1].邱峰(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大数据时代的新兴产物,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金融业务互联网化,通过承载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更加具备互联网精神[2].吴晓求(2015)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概念不包括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广义的概念则包括金融互联网的部分。同时他将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具有互联网精神、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云数据整合为基础而构建的具有相应金融功能链的新金融业态[3].

  (2)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冲击的研究

  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自诞生至今就不断的冲击着传统银行的主流业务。由于各类学者的出发点不同,对于这种冲击的理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郑良芳(2013)通过结合互联网金融实例,分别从客户资源、支付业务、银行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比较优势以及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威胁和挑战[4].曾刚(2013)则站在监管的角度,从客户对象、业务性质和监管环境三个角度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5].另外,很多学者作为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或从业人员,他们站在商业银行的立场上进行剖析。这其中也有所不同,有的站在整个商业银行角度考虑,有的侧重于城市商业银行,有的基于自己所在的某家银行来分析,也有的从银行的零售或信贷业务出发,直接明了的比较分析。梁璋、沈凡(2013)作为交通银行的从业人员,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于国有商业银带来的冲击[6];王赟祥、樊晓华、李玮(2014)从个人金融业务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来袭[7];

  (3)关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策略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以积极的心态拥抱互联网,走出一条改革与创新的转型之路。中国农业银行技术总监曹少雄(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了“鲶鱼效应”,商业银行应重塑业务流程[1].翟冀(2013)认为农行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构建一个开放、智能、联动的体系,加强数据挖掘利用,同时设立相应的考核指标等[2].袁博、李永刚、张逸龙(2013)认为商业银行应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发展,从策略上应以客户服务为中心,对现有业务进行创新和改造,提升客户体验,储备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化的网络银行[3].交通银行行长牛锡明(2013)则依据交通银行的发展情况,首次提出了发展零距离银行、智慧型银行和系统集成商角色三个概念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创造性策略[4].部分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应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方式,主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张细松(2009)认为,早期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纯粹银行控股公司模式,中期应通过纯粹金融控股公司模式,长期通过母子公司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等方式介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5].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相对于国内的文献,国外文献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早。在国外文献中,并没有互联网金融(Internet Finance)这一明确说法,而是将互联网与不同的金融业务结合起来,提出了诸如:Online Bank(美国),Direct Banking(德国),Electronic means of payment(英国),E-banking(印度),Web-Based FinancialService(美国)等说法。在国外文献的研究中,多认为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只是其金融格局中的多元化补充要素,亦或商业银行实施的各类电子银行业务,鲜有像中国互联网金融这样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总体来说,在和商业银行业务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国外文献中,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网络银行内涵的研究;二是关于网络银行应用与发展的研究;三是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影响的研究。

  (1)关于网络银行内涵的研究

  Aladwani(2001)将网络银行定义为银行通过电脑和万维网,为客户提供的一种更为友好、范围更广、潜在利润更加丰厚的银行业务。通过网络银行,客户可以在网上进行支票签发、支付账单、投资基金、打印资信证明等一系列活动[1].Hensmans(2001)等人认为,网络银行的兴起得益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展,网络银行是通过互联网所提供的电子银行服务的形式之一,消费者借助该虚拟网络实现了金融交易。从本质上说,网络银行是商业银行实现分销的一种创新渠道[2].在 Lee(2009)的研究中,他尤为突出了网络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将网络银行的业务延伸至线上支付、股票交易、以及电子商务平台领域[3].Mahajan(1990)等人认为,互联网银行拓宽了商业银行的市场覆盖面、增加了潜在的目标客户,同时这种形式带给客户的信息和价格更加透明[4].

  (2)关于网络银行应用与发展的研究

  Aggeils(2005)认为,网络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至 1990 年,第一家网络银行诞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国银行(Californian bank Wells Fargo),五年后,总部设立在亚特兰大市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在美国诞生。该银行没有任何营业分支机构,员工也不过十人,通过仅有的电脑和网络,完成所有的金融交易。虽然其存款份额和业务量在美国的银行业微不足道,但是其存在的方式却给予金融圈以强烈震撼[5].随后,比尔盖茨就提出,如果银行再不改变,将会向恐龙一样灭绝[6].自此开始,美国的商业银行开始逐步调整和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步伐,进行互联网技术应用和业务创新。而且,这种网络银行的渠道和金融信息传递也一直被美国人沿用至今。Pikkarainen(2004)认为,网络银行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得益于其在节约成本、减少网点渠道、网络客户群体的可获得性上的优势[1].Mc Cahon(1999)认为伴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界面是否更加友好,消费者是否产生兴趣及需求等也会影响到未来网络银行的发展[2].Chauhan 和 Choudhary(2016)分析了印度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发现印度网上银行深受欢迎,银行间竞争激烈[3].Agarwal(2009)等人则对印度消费者使用网络银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了在印度的市场上,安全性成为客户对网络银行总体满意度的第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方便与灵活性[4].Proenca 等人(2009)从关系营销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与客户关系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更可获得性,高敏感性,多样性,使得消费者与银行的关系更加紧密[5].Sohail 和Shanmugham(2003)研究了马来西亚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他们认为制约该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因素在于网络的可获得性、银行的网络意识,以及用户的接受程度等[6].Wang 等 (2015)探讨了网上借贷的含义与特点,分析了网上借贷对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影响[7].Abbad (2013)分析了影响约旦银行客户接受网络银行的因素,包括便利性、有用性、安全性和网络体验等[8].

  (3)关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影响的研究

  Esser(1999)认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互联网金融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传统金融机构,这种影响包括了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方式,以及客户群体的选择等。此外,他指出,即便是当时没有开展互联网金融的国家,虽然其金融基础相当脆弱,但伴随未来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仍然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1].Jayawardhena(2000)指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加剧了未来商业银行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也是一种促进[2].Llewellyn(1995)称,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金融的普及应用,未来金融机构的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随着各类新产品和服务的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机构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应该在差异化服务上做文章[3].

  1.2.3 文献评析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往往依附于商业银行等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各类新兴业务也成为了多元化金融格局的补充要素。国内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大多数学者侧重于对新兴金融机构的研究,往往忽略了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互联网金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由于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属于新兴事物,大多数学者更热衷于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并试图为其进行准确定义,而对于互联网未来趋势的研究甚少。本文试图立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探究互联网金融的特点、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以工商银行这样一个传统金融机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分析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和影响,找出传统金融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往往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1.3 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的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本文一方面从理论上展开研究,另一方面以工商银行作为具体案例展开实证分析。本文在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实践的基础上,从优势匹配等相关理论出发,探究互联网金融新兴产品和业务的比较优势。从金融创新与要素整合理论出发,分析了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究其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具体的研究方法为:第一、案例分析法。一是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部分,以互联网金融市场上新兴的实际案例作为基础和佐证;二是以工商银行作为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代表,分析工行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策略。第二、文献分析法。文献研究主要用于互联网金融概述、互联网金融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等理论分析。

  1.4 主要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结合工商银行第一手资料,本文突出问题导向式,分析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为更多的传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提供策略的范本。(2)相比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侧重于“银行应该怎么去做”,本文着力去探讨“银行怎么去做”的方案。目前,各项研究成果的更侧重于探讨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亦或互联网金融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或者站在战略层面指导商业银行转型发展,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策略,未能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中踏出最坚实的一步。

  (3)在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趋势方面,提出了金融脱媒加剧、大数据担当重任、移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及监管力度不断强化五大方面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丰富了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相关文献。

【由于本篇文章为硕士论文,如需全文请点击底部下载全文链接】

  第2章互联网金融概述
  2.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2.2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2.2.1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2.2.2普惠金融理论
  2.2.3长尾理论

  2.3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2.4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2.4.1互联网融资
  2.4.2第三方支付
  2.4.3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2.5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2.6本章小结

  第3章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
  3.1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3.1.1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分析
  3.1.2互联网融资业务模式及特点--以红岭创投为例
  3.1.3互联网融资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冲击

  3.2互联网理财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
  3.2.1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分析
  3.2.2互联网理财业务模式及特点--以余额宝为例
  3.2.3互联网理财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冲击
  3.3互联网支付对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冲击
  3.3.1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分析
  3.3.2互联网支付业务模式及特点--以微信支付为例
  3.3.3互联网支付业务对传统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冲击

  3.4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资源的冲击
  3.4.1传统商业银行的信息来源
  3.4.2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应用
  3.4.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息资源的冲击
  3.5本章小结

  第4章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4.1工商银行互联网发展历程
  4.1.1工商银行简介
  4.1.2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探索
  4.2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
  4.2.1融e购电商平台
  4.2.2融e行直销平台
  4.2.3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

  4.3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线
  4.3.1支付产品线
  4.3.2投资产品线
  4.3.3融资产品线
  4.4本章小结

  第5章工商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问题
  5.1互联网品牌建设缺乏深度
  5.2客户基础有待夯实、客户体验亟需提升
  5.2.1活跃用户不足、客户基础有待夯实
  5.2.2客户覆盖范围不足,农村市场几近空白
  5.2.3业务流程繁琐、客户体验不佳
  5.3产品供给不完善、同质化问题严重

  5.4营销方式有待改善
  5.4.1细分市场不够明确,无法精准营销
  5.4.2营销渠道过度依赖传统网点
  5.5渠道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5.5.1线上信息流不够顺畅
  5.5.2线下业务待客上门的方式未能改善
  5.5.3线上贷款业务抓大放小的观念未能转变
  5.5.4线上线下衔接能力不足

  5.6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配套建设问题
  5.6.1人才储备不足、专业人才流失
  5.6.2交易安全存在隐患
  5.7本章小结

  第6章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的完善
  6.1立足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
  6.1.1强化子品牌的差异化定位
  6.1.2改进品牌外在形象
  6.1.3丰富品牌宣传方式

  6.2围绕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
  6.2.1网点柜面优化业务流程
  6.2.2网络渠道着重提升客户体验
  6.3打破部门局限,创新金融产品

  6.4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创新营销推广模式
  6.4.1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开展“社交式”营销
  6.4.2全面整合营销资源,开展“联动式”营销
  6.4.3找准目标客户,开展“精准式”营销

  6.5增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6.5.1线上渠道重在便捷
  6.5.2线下渠道重在专业
  6.6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配套支持
  6.6.1发掘与培养人才、提升互联网金融团队竞争力
  6.6.2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筑牢风险防控体系
  6.7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追其原因,有互联网基因中开放、自由、共享的优势,也得益于中国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在于金融,其发展的主体也并非局限于互联网企业,而是包含了传统金融机构、传统互联网巨头以及新兴的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马拉松比赛中,谁能把握机遇、迎合客户、不断创新,谁才能占据主导地位。本文站在传统商业银行的角度,以工商银行这样一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实例,结合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实践,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得出结论如下:一是互联网金融在当前的发展中,丰富了大众金融服务的选择,有利于普惠民生;创造了新型的金融服务市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活跃;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

  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呈现出助推金融脱媒、大数据深度应用、移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政府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的趋势。二是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仅体现在业务的分流、利润的压缩、市场定位的下沉,客户资源的流失等方面,还表现为对于用户习惯的改变、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等一系列潜在的冲击。三是作为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不仅要去关注产品创新、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等表面问题,更应该审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和体制弊端,只有厘清这些,才能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发展互联网金融。四是工商银行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可以从立足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围绕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打破部门局限、创新金融产品,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创新营销推广模式,增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能力,以及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配套支持等六个方面着手推进和完善,这也为其他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对于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数据分析较少,因为工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线的创立不及两年时间,有的还在初步探索阶段,缺乏了数据的有效支撑,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二是鉴于本人学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还存在着研究不足的问题;三是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事物,未来国家对其的导向和监管将会进一步深化,同时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本文只是针对 2013 年以来的近三年发展情况进行的归纳和分析,未来还应立足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调整以及宏观经济形式,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由于硕士论文篇幅较长,此页面不展示全文,如需全文,请点击下方下载全文链接】

对应分类:
版权所有:大学论文网专业权威的论文代写、论文发表的网站,秉承信誉至上、用户为首的服务理念,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本站部分论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您及时致电或写信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邮箱:82274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