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控制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 思考和探讨了新形势下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紧迫性, 应遵循的原则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构建等问题。
关键词:管理学; 过程控制; 高等教育; 改进; 教学质量; 思考和探讨;
1 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紧迫性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已成为广大师生的普遍要求, 也是社会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和全社会共同的关注焦点。
1.1 提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师生的普遍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加剧了人才市场的竞争, 人才的真实能力和水平日益彰显其重要性;同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日益增加, 仅凭"一纸文凭"就业、提职、加薪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这一点已从近几年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明显的反映出来。
1.2 提高教学质量是社会用人单位的迫切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日益提高, 科研开发、技术创新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企业内部科研开发、技术创新都迫切需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职工作为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必须适应企业的整体发展需要而具备较高的素质。
1.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维护高等院校社会声誉的当务之急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专业、多元化的, 因此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也应是多层次、多专业、多元化的, 不能抽象地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而应对各类别、各层次、各专业、各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既不能用同一个质量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学生, 也不能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一种样式, 也就是说, 要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观,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也必须有不同的教学特色, 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风格。
2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要求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比有形商品生产和服务的质量管理要复杂, 也比科研工作管理要复杂, 因此, 不能将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质量管理方法生搬硬套到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但仅就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原则来讲,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商品生产和服务企业的管理是有共性的, 或者说, 它们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一致的, 因此, 相互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些质量管理的原则有以下几种。
2.1 消费者满意原则
该原则的前提是: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 即什么是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按照质量管理理论, 对高等院校而言, 首先必须明确两点: (1) 学生是不是消费者? (2) 消费者如何才能满意?这两点不明确, 所谓"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就业为核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就建立不起来。
所以, 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 把握时代脉搏, 要有超前意识, 全面客观地认清形势、理清思路, 认真研判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顺应经济社会对于人才市场需求多样化、复合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素质, 更好的参与国际化和市场化竞争。
2.2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原则"就是要规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 即指出谁应该对教育教学质量负责。学校及二级学院、各系部、各职能处室的全体教职员工, 都应对教育教学质量有所关心, 都应承担一定的、相关的责任, 否则就不能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思想与行动、办学氛围等构成了校园文化的基础。
2.3 过程控制原则
"过程控制原则"就是要明确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质量的保证措施, 即如何保证基本的、正常的教学质量。管理重在看结果, 教学重在看过程。过程控制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
《过程控制理论》认为, "自控过程"是一组将输入信号 (或信息) 经一定运算或处理而转化为具备一定功能的、符合设计要求的输出信号 (或信息) 的运算活动。"自控过程" (简称"过程") 由若干"环节"或"层面"构成。通常, 一个环节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环节的输入, 形成自动控制系统的链。从系统角度来看"自控过程", 所有的环节、层面之集即可构成一个相当复杂的自控过程网络。而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自控过程网络".因此, 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时, 应认真了解这个过程网络中由哪些环节组成, 各个环节又可以分解成哪些子环节, 以及在每个子环节中每个工作人员、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 (可视为系统参数) .对于过程网络中的主要环节, 要重点控制。同时, 还应注意关注各过程、各环节间的接口, 如果上一个过程或环节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或环节的输入在接口处不相容或不协调, 就会出现信号传递障碍,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上的脱节。
3 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根据系统论的系统原理可知, 系统是由一个以上具有相关联的环节 (或称子系统) 构成的复合系统, 而系统的结构决定其性能, 相同的环节、不同的组合会有不同的性能。如果将质量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 并着重考察该系统与周边事物的关联、该系统与各环节间的关系、系统内主要环节与次要环节的关系, 并通过修正其中的关系 (参数或环节权重) , 从而使该系统可以达到处理问题最佳的目的, 那么, 这种方法在控制理论上称为系统的参数整定。
如果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描述为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那么, 这个控制系统就是学校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同时它又是由其领导环节、执行环节与检查督导环节3个子环节等若干相连而构成的系统。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整体效能不是组成该系统各个环节的效能的简单叠加, 而是有可能大于各个构成环节的效能之和, 当然也可能是小于各构成环节的效能之和。我们要进行系统管理, 就是为了追求整体功能大于各构成要素的功能之和, 即整体优化的目标。
3.1 改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系统环境
按照自动控制系统论方法, 要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 首先要分析系统与工作环境的关系, 即要协调好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与学校大系统的关系及周边小系统 (如后勤、思政、学生管理、科研、督导等) 的关联关系。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是学校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 没有这一环节或环节的权重不足够, 学校就没有生命力, 就不能得到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的认可, 就面临被边缘化直至被淘汰;同时, 作为学校大系统的一个组成环节, 也必然会受到学校大系统中其他环节的影响和制约, 例如, 学校办学思路、发展基础、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等。所以, 要形成一种真正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环境, 必须要统一引导学校政策、人力、财力、物力、校园文化倾向于教育教学质量工作, 最终形成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改善的环境氛围。
3.2 强化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职责
实现系统整体优化, 就要理清系统内各重要环节的关联, 就是要协调好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与其他决策环节、执行环节、督导环节、咨询及监督环节的关系, 明确并充分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共同目标。学校教学质量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负总责, 根据学校党政所确定的学校办学方向, 明确规定学校各条块、各层次、各专业在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职责和工作, 强化相应的质量标准。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 如教务处、继续教育处 (院) 、督导办公室等, 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决策系统的职能机构, 根据学校学术委员会或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工作质量标准, 制定教学质量管理各方面的具体方案, 如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方案、教学计划、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等。各系部或二级学院作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执行机构, 必须根据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决策机构所作出的决策, 不折不扣、严肃认真的予以执行, 如对教师的聘任、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修改、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教学督导室 (处) 作为监督检查机构, 要切实履行职责, 督促检查各执行机构工作情况, 并及时向决策机构反馈信息。在这里必须强调, 反馈环节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是体现质量过程控制的重要特征。
3.3 优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结构
要完善系统整体功能, 重要的是要实现系统性能和结构的优化, 即要调整好系统内各环节之间的比例关系 (也称为参数整定) .对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而言, 就是要调整好其内部的决策、执行、督导、咨询检查监督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 决策层面、执行层面与督导、咨询检查监督层面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克服接口障碍; (2) 督导、咨询检查监督层面要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将在教学检查、评估、巡视、抽查、摸底调查等工作中掌握的信息, 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 以便决策机构能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政策和管理制度; (3) 执行环节应根据督导、咨询检查监督层面反馈的信息, 及时采取措施, 校正偏差;同时, 决策层面应根据督导、咨询检查监督机构反馈的信息, 迅速发现偏差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及时调整要素权重 (参数调整) , 即:发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措施或创新, 应修订旧的规范并给予创新者正向激励暨表彰奖励;对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违规行为要采取相应的制约手段, 并追究当事人责任。
总之, 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 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是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和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基础是教学质量管理原则和系统要素的优化。只有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应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 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毅。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方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12) .